最新刊期

    2014 34 7

      试验研究

    • 水丽,温正云
      2014, 34(7): 673-675. DOI: 10.15980/j.tzzz.2014.07.002
      摘要:研究了一种新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长期时效过程中γ’相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在950、1 000、1 050℃下时效01 500 h时,γ’相形态从最初的立方体形貌逐渐演化形成了不规则的条形、L形、迷宫形等。时效过程中,枝晶间γ’相的粗化速率明显高于枝晶干处的粗化速率。随时效温度地提高,γ’相的粗化速率加快。枝晶干处与枝晶间区域γ/γ’相界面共格应变能的差异是枝晶间与枝晶干区域γ’相粗化程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枝晶干处γ’相的粗化激活能与枝晶间处γ’相的粗化激活能分别为451 kJ·mol-1和345 kJ·mol-1。  
      关键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时效;粗化行为;形貌   
      2
      |
      11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716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马戎,董选普,鄢邦松,潘璋
      2014, 34(7): 676-679. DOI: 10.15980/j.tzzz.2014.07.003
      摘要:以含有I-Mg3YZn6准晶相的Mg-3.0Zn-0.6Y-0.6Zr合金(以下简称ZWK3合金)为基体,通过加入一定量的Nd,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拉伸和动态热机械分析等手段,研究了Nd对准晶增强ZWK3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d的加入使合金中的共晶组织含量增加,且随着Nd含量增大,共晶组织由层片状转变为离异共晶,但无准晶相生成;加入Nd后的合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随着Nd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力学性能整体上略低于基体合金;加入Nd后合金的阻尼性能有一定提升,其阻尼行为可由G-L位错模型来解释。  
      关键词:镁合金;Nd;准晶;力学性能;阻尼性能;G-L模型   
      2
      |
      130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743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韩宝军,何琼
      2014, 34(7): 680-683. DOI: 10.15980/j.tzzz.2014.07.004
      摘要: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和电子拉伸机等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固溶和时效热处理对Mg-Y-NdGd-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处理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Mg-Y-Nd-Gd-Zr镁合金晶内化合物减少,晶粒尺寸增大,520℃×8 h的固溶处理工艺最佳。时效时,弥散细小的化合物均匀析出,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析出相数量越来越多,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经520℃×8 h固溶处理再进行225℃×16 h时效处理后,合金抗拉强度可达到272 MPa,硬度(HV)值达到78左右。  
      关键词:Mg-Y-Nd-Gd-Zr;热处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2
      |
      23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81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刘敬福,杨光,严钦
      2014, 34(7): 683-686. DOI: 10.15980/j.tzzz.2014.07.005
      摘要:采用电化学Tafel极化曲线测量、阻抗谱测试和组织分析,确定了ZA35-0.3Sr合金适宜的稳定化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ZA35-0.3Sr合金经适宜稳定化处理后,消除了晶界ε相,大大减少了枝晶偏析,基本消除了非平衡β相,腐蚀电流密度相比于未处理前减小了75.69%。合金的耐蚀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稳定化处理时电荷转移导致反应过程的电阻增加和电极双电层电容的显著下降。ZA35-0.3Sr合金采用的稳定化处理工艺为350℃×4 h。  
      关键词:ZA35-0.3Sr合金;稳定化处理;电化学性能   
      2
      |
      5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842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国内行业动态

    • 2014, 34(7): 679. DOI: 10.15980/j.tzzz.2014.07.036
      摘要:<正>国内轴承铸造产业肩负着我国高端装备国产化的重要使命,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轴承铸造行业制定了行业发展的规划,制订了以项目和出口两驾马车拉动国内轴承铸造行业发展的方针。  
        
      2
      |
      59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715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2014, 34(7): 695. DOI: 10.15980/j.tzzz.2014.07.008
      摘要:<正>2014年6月初,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文化部科技创新研究项目"苏州传统失蜡铸造工艺的挖掘与传承研究"通过成果验收。项目负责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王汉卿副教授介绍,苏州传统失蜡铸造工艺的  
        
      2
      |
      37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92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2014, 34(7): 702. DOI: 10.15980/j.tzzz.2014.07.037
      摘要:<正>据外电6月10日消息,HarborAluminumIntelligence总经理JorgeVazquez在芝加哥一会议上表示,今年全球铝市供应缺口料在117.6万吨,大于去年的45.8万吨。2015年铝产量缺口料将达108.6万吨,缺口最大的地  
        
      2
      |
      24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69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2014, 34(7): 718. DOI: 10.15980/j.tzzz.2014.07.038
      摘要:<正>中国北车大连机车公司铸锻分公司日前成功试制出首批球墨铸铁叶片,并完成向北重阿尔斯通(北京)电气装备公司打包发货工作。这标志着大连机车公司填补了国内球墨铸铁叶片生产空  
        
      2
      |
      2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75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2014, 34(7): 734. DOI: 10.15980/j.tzzz.2014.07.041
      摘要:<正>重庆在高强铝合金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成功实现了产业化。高强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热加工性能好等优点,其制成的板材、挤压型材、毂件等在航空航天构件上有  
        
      2
      |
      266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91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2014, 34(7): 773. DOI: 10.15980/j.tzzz.2014.07.044
      摘要:<正>攻坚时期的机床铸造产业同时也是其从大到强的一个过程,对其行业发展相当重要。同时,"十二五"规划中对我国机床铸造产业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到2015年,机床铸造产业要实现工业总产值8 000亿元。  
        
      2
      |
      41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83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2014, 34(7): 780. DOI: 10.15980/j.tzzz.2014.07.032
      摘要:<正>目前,由中钢邢机承制的4台500 t的连铸机设备轻压下装置,正在紧张进行生产,预计7月份交付日方客户使用。在双方共同召开的首次技术交底确认会上,来自日方的技术专家与中钢邢机技术人员仔细认真核对产品生产、组织管理和技术工作要求。  
        
      2
      |
      28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63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实用研究

    • 陈文革,刘盈斌,罗启文,刘凡
      2014, 34(7): 687-690. DOI: 10.15980/j.tzzz.2014.07.006
      摘要:在1 600℃高温下以2 m3/h通入Ar气保护的方法熔炼获得Fe-Ni-Co三元合金,并进行锻造。利用金相观察、X射线衍射与硬度测试对Fe-Ni-Co三元合金的组织形貌及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Ar气保护下熔炼Fe-NiCo三元合金能使合金的显微组织均匀;锻造后硬度(HV)最大可提高28.4;其组成相主要以Fe、Ni化合物为主,具体为FeNi3或Fe64Ni36,当Ni含量较少时,Ni元素则可能溶于CoFe化合物之中。  
      关键词:Fe-Ni-Co三元合金;熔炼;锻造;显微组织   
      2
      |
      14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70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赵信毅,王国庆,范作祥,曹福洋,孙剑飞
      2014, 34(7): 690-692. DOI: 10.15980/j.tzzz.2014.07.007
      摘要:界面传热系数是铸造过程数值模拟的重要边界条件之一,但是其取值较难确定,而一般的计算方法又比较繁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利用数值模拟软件求解界面传热系数。通过实测铸件凝固温度曲线,利用ProCAST中的反算模块计算得到了AC4B铝合金与H13金属型之间的界面传热系数。结果表明,界面传热系数应当设为温度的函数,且利用商业软件计算的结果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关键词:AC4B铝合金;数值模拟;界面传热系数   
      2
      |
      20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653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常立忠,施晓芳,汪润西,从俊强,李涛
      2014, 34(7): 693-695. DOI: 10.15980/j.tzzz.2014.07.035
      摘要:设计了结晶器可旋转的电渣炉,并研究了不同的结晶器旋转速度对电渣钢锭中氧化铝夹杂物去除的能力。结果表明,当结晶器旋转速度为028 r/min时,随着结晶器旋转速率的增加,电渣钢锭中的氧化铝夹杂尺寸逐渐变小。其主要原因是结晶器的旋转促进了金属液滴尺寸的细化,扩大了金属液滴与渣池的接触面积,改善了渣-钢反应的动力学条件;同时渣池的运动也会带动金属液滴在渣池的运动,使金属液滴在渣池中运动路线更长,停留时间更长,能充分与熔渣反应,动力学条件更好。但是当结晶器旋转速度进一步增加至35 r/min,夹杂物的尺寸反而进一步增加,主要原因是过高的运动速度导致金属液滴及金属熔池的激烈运动,反而将熔渣带入钢液中,降低电渣重熔的精炼能力。  
      关键词:电渣重熔;结晶器旋转;夹杂物   
      2
      |
      13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647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卢奇敏,向红亮,杨彩萍,刘东
      2014, 34(7): 696-700. DOI: 10.15980/j.tzzz.2014.07.009
      摘要:采用中频感应炉制备了节Ni型Cr25Mn10Mo4Ni2N双相不锈钢并进行了固溶处理。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材料的耐蚀性能,并选取2205双相不锈钢及316L奥氏体不锈钢作为对比,研究了3种材料在人工海水、模拟油田及模拟地层水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节Ni型Cr25Mn10Mo4Ni2N双相不锈钢耐蚀性能最好,2205双相不锈钢次之,316L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能最差;材料在模拟地层水介质中的腐蚀程度最严重,其次为模拟油田介质,人工海水介质腐蚀程度最低。  
      关键词:节Ni型铸造双相不锈钢;耐蚀性能;人工海水   
      2
      |
      14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76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陈茂林,宋延沛,徐林,时晓飞,刘冰春,卢超,陈帅
      2014, 34(7): 700-702. DOI: 10.15980/j.tzzz.2014.07.010
      摘要:以高碳高铬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变质处理研究了RE-Na/K和RE-Na/K-Ti两种RE复合变质剂对高碳高铬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碳高铬钢经两种RE复合变质处理后,其组织中奥氏体晶粒得到细化,网状碳化物出现颈缩断开现象。高碳高铬合金钢的力学性能明显改善,硬度(HRC)和冲击韧度分别达到了41.5和7.6 J/cm2,比未变质处理的试验钢分别提高了2.9%和28.8%。RE-Na/K-Ti的变质效果优于RE-Na/K的变质效果。  
      关键词:高碳高铬合金钢;变质处理;组织和性能   
      2
      |
      126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834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半固态加工

    • 李春,刘彦峰,袁训锋,常亮亮,周春生,李元东
      2014, 34(7): 703-707. DOI: 10.15980/j.tzzz.2014.07.011
      摘要:采用自孕育法制备ZA94镁合金半固态坯料,研究了自孕育剂加入量对ZA94合金半固态坯料组织的影响,分析了其晶粒的细化机理。结果表明,当孕育剂的加入量在3%5%时,其晶粒平均尺寸较小,为40.245.0μm。孕育剂的加入增加了熔体中的形核质点,起到促进非均质形核的作用。孕育剂加入量直接影响其自身的熔化状况,进而影响熔体内部的温度起伏和能量起伏。  
      关键词:自孕育剂;晶粒细化;ZA94镁合金;半固态坯料   
      2
      |
      113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86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高静,汪东红
      2014, 34(7): 707-709. DOI: 10.15980/j.tzzz.2014.07.012
      摘要:采用SIMA工艺制备了7075铝合金半固态触变坯料,对不同温度、不同保温时间下的7075铝合金触变坯料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45 min时及在温度为615℃、保温时间为15 min时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半固态组织。  
      关键词:7075铝合金;半固态触变坯料;SIMA   
      2
      |
      183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759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高虎,闫冬,纪兴华,孙召瑞,陈刚
      2014, 34(7): 710-712. DOI: 10.15980/j.tzzz.2014.07.013
      摘要:采用BC路径对6061铝合金进行了4道次等径角挤压,研究了在应变速率为0.050.50 s-1、等温处理温度为603629℃条件下的半固态等温压缩特性,分析了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对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压缩过程中,6061铝合金的流动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升高;在变形过程中出现固-液偏析现象,变形较大时固-液偏析现象较明显。  
      关键词:6061铝合金;等径角挤压;半固态;等温压缩   
      2
      |
      10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640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压力铸造

    • 吴军,张剑慈
      2014, 34(7): 713-715. DOI: 10.15980/j.tzzz.2014.07.014
      摘要:以某电器配件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模两件的压铸浇注系统。以压射速度(A)、浇注温度(B)、模具温度(C)为影响因素,确定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压铸件品质的影响能力为浇注温度>模具温度>压射速度。优化的压铸工艺是压射速度为0.7 m/s,浇注温度为620℃,模具温度为210℃。加工及检测验证结果表明,工艺优化后的压铸件孔隙率最低。  
      关键词:正交试验;压铸;孔隙率;工艺优化   
      2
      |
      7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696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徐飞跃,余亮,汪学阳,陈振宇,池晓钦,甄世禄,黄志垣,李建锋
      2014, 34(7): 715-718. DOI: 10.15980/j.tzzz.2014.07.015
      摘要:以某汽车压铸铝合金离合器壳体出现的泄漏缺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铸件发生泄漏的原因。通过优化压铸工艺参数、减小泄漏部位的壁厚及加工余量、增加模具凸台的高压冷却等措施,消除了泄漏部位的内部缩孔和铸件表面烧伤等缺陷,解决了铸件的泄漏问题,铸件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关键词:铝合金压铸;离合器壳体;渗漏缺陷   
      2
      |
      14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807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严青松,徐帅,芦刚,熊博文,王芳
      2014, 34(7): 719-722. DOI: 10.15980/j.tzzz.2014.07.016
      摘要:通过对不同凝固压力下真空差压铸造ZL205A试样的致密度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了不同凝固压力对真空差压铸造Al-Cu合金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真空差压单级加压工艺下,随着凝固压力增大,不同壁厚试样的致密度均增大。试样从近浇口端向顶端,致密度成V形变化趋势。而且随着凝固压力的增加,V形变化趋势逐渐平稳。分级加压凝固的试样致密度高于单级加压凝固压力试样致密度,在同一凝固压力下,壁厚越大,致密度越高。  
      关键词:真空差压铸造;加压工艺;凝固压力;致密度;Al-Cu合金   
      2
      |
      217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815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李正选,奚旭,谢淳,孙银建,祝青文
      2014, 34(7): 723-725. DOI: 10.15980/j.tzzz.2014.07.017
      摘要:带多处减轻孔的大型铝合金法兰采用了金属型低压铸造工艺,实现了批量生产。其特点是:对铸件24处内减轻盲孔的处理,采取了铁芯固定与不固定脱型工艺;为使金属型冷却速度加快,对金属型采取了吹风措施;通过下冷铁,将浇口设计为‘倒八’字,去掉浇口处的陶瓷保温套,缩短浇口补缩距离,延长浇口处凝固时间,提高了铸件补缩能力。  
      关键词:金属型;低压铸造;补缩距离;铁芯;砂芯;冷铁   
      2
      |
      13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886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王春芳,王开坤,罗喆
      2014, 34(7): 725-729. DOI: 10.15980/j.tzzz.2014.07.018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维变截面复杂零件的近净成形方法——灵活触变挤压。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3D对其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成形过程中坯料的流动速度场、等效应变场和挤压杆的压力-行程曲线,分析了坯料在成形过程中的流动规律、应变分布状况和挤压力随挤压行程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灵活触变挤压成形三维变截面复杂零件是可行的。灵活触变挤压与普通挤压相比,在零件成形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三维变截面;灵活触变;数值模拟   
      2
      |
      107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681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姜涛,麻永林,陈重毅,肖玉宝,易军,邢淑清
      2014, 34(7): 730-734. DOI: 10.15980/j.tzzz.2014.07.040
      摘要: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感应式圆柱电磁泵驱动金属液体的过程,仿真电磁泵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和金属液体的受力情况。通过对比不同极数、磁极铁心数与电源频率下的模拟结果,确定最佳设计方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两个极数的电磁泵在特定电流情况下能产生更高的液体压强,电磁推力也会随磁极铁心数的增多与电源频率的增大而增加。  
      关键词:感应式;电磁泵;极数;磁极铁心;频率   
      2
      |
      23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85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会议消息

    • 2014, 34(7): 729. DOI: 10.15980/j.tzzz.2014.07.039
      摘要:<正>"2014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有色金属工业展览会(CINME 2014)"将于2014年10月14日-1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国际有色金属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CINME由北京海闻展览有限公司联合权威机构共同举办,历经九年的发展创新,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程  
        
      2
      |
      24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614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消失模与V法铸造

    • 倪迪
      2014, 34(7): 735-737. DOI: 10.15980/j.tzzz.2014.07.019
      摘要:通过总结实际生产中模具设计与现场使用经验,介绍了重卡变速箱箱体消失模模具设计所采用的模具结构和工艺,使模具成型出的泡沫模样形状尺寸稳定,不易变形;使泡沫模样脱模顺畅,使用强度足够;提高了变速箱箱体的出模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变速箱箱体的铸造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关键词:消失模铸造;变速箱箱体;模具设计   
      2
      |
      7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910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精密铸造

    • 黄金亮
      2014, 34(7): 738-739. DOI: 10.15980/j.tzzz.2014.07.020
      摘要:设计精铸产品铸造工艺过程中,经常碰到零件结构复杂、热节分散,不易设置浇口的情况。根据实际生产经验,通过局部水激冷型壳,放置冷铁,设置热贴,刷特殊涂料,应用铬铁矿砂等措施来消除缩孔缺陷。  
      关键词:缩孔;局部水激冷型壳;内冷铁;热贴;铬铁矿砂   
      2
      |
      8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692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王狂飞,周志杰,张锦志,许广涛
      2014, 34(7): 740-742. DOI: 10.15980/j.tzzz.2014.07.021
      摘要:对铝合金石膏型真空浇注加压凝固精铸件上表面缺陷无法补焊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由于铝合金在精炼过程中存在吸氢过量,导致在凝固时向Al2O3双膜迁移。当对铸件上表面缺陷进行补焊时,补焊区周围的氢随着温度的升高向Al2O3双膜处偏聚,双模内压力增大,最终导致双膜破裂而无法焊合。通过除氢以及密度检验,可以将铝液中的氢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就可避免无法焊合的问题。  
      关键词:石膏型;补焊;真空浇注;加压凝固   
      2
      |
      6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588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轻有色合金

    • 谭水淋,周全,付浩,谢小华
      2014, 34(7): 742-746. DOI: 10.15980/j.tzzz.2014.07.022
      摘要:研究了直流脉冲磁感应强度和脉冲频率对长周期结构增强Mg97Y2Cu1合金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流脉冲磁场在00.25 T范围内,随着磁感应强度的提高,合金的初生相逐渐细化,第二相逐渐粗化,且含量逐渐增加。在15 Hz范围内,脉冲频率对合金组织的影响较小;当脉冲频率增加至10 Hz时,合金的初生相最为细小,第二相分布最均匀,含量最高。随着磁感应强度或脉冲频率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总体上逐渐提高;当磁感应强度为0.25 T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较常规条件分别提高了42.5%和106.0%。  
      关键词:直流脉冲磁场;Mg97Y2Cu1合金;长周期结构;凝固组织   
      2
      |
      113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303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李彩虹,陈乐平,尹健
      2014, 34(7): 747-751. DOI: 10.15980/j.tzzz.2014.07.023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硬度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处理对Mg-2Er-1Zn-0.18Zr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Mg-2Er-1Zn-0.18Zr铸态合金主要由α-Mg相和X-Mg12ErZn相组成;合金的最佳固溶工艺为540℃×32 h,在该工艺条件下X-Mg12ErZn完全溶入α-Mg基体中,析出大量的W-Mg3Er2Zn3相,且晶粒没有明显长大;随后合金经过180℃的时效处理,与固溶态合金相比,Mg-2Er-1Zn-0.18Zr时效态合金组织变化不明显,仍由α-Mg相和W-Mg3Er2Zn3相组成,合金的显微硬度值变化不大。  
      关键词:Mg-2Er-1Zn-0.18Zr合金;固溶;时效;显微组织   
      2
      |
      89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595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吕玉荣,李博,杨泽亮,李世春
      2014, 34(7): 751-753. DOI: 10.15980/j.tzzz.2014.07.024
      摘要:采用"铆钉法"制备了界面为曲面的Ti-Ni二元扩散偶,并将扩散偶置于真空退火炉中进行热处理。利用彩色金相技术观察在500700℃范围内真空烧结不同时间时界面的扩散情况。结果表明,扩散层的厚度随烧结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厚;扩散层由不同的亚层组成。  
      关键词:Ti-Ni扩散偶;相界面;扩散层;金属间化合物   
      2
      |
      106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846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黄未华,康明,袁福安,袁海波,雷健
      2014, 34(7): 754-756. DOI: 10.15980/j.tzzz.2014.07.043
      摘要:通过对7075铝合金汽车发动机摇臂进行热处理工艺优化,并对3种时效状态下的7075铝合金汽车发动机摇臂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抗应力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T6处理后,摇臂的强度达到了峰值,但电导率较低,即抗应力腐蚀性能较差;经过双级时效正交试验优化,合金强度稍有降低,电导率大幅提高,合金抗应力腐蚀性能得到改善的同时减少了生产时间及成本;该摇臂的最佳热处理制度为(460℃×1 h)固溶+(105℃×8 h+160℃×8 h)时效。  
      关键词:铝合金摇臂;热处理;抗应力腐蚀   
      2
      |
      18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930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马建辉,任波,郭鹏
      2014, 34(7): 757-760. DOI: 10.15980/j.tzzz.2014.07.025
      摘要:研究了合金化元素Cu、Mn和Ni对ZL109活塞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的加入促进了条带状Al3CuNi相和骨骼状的Al7Cu4Ni相的析出,合金室温和高温抗拉强度逐步增加;Ni的加入也可促进Al3CuNi相和Al7Cu4Ni相的析出,但合金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增幅不大;Mn含量为0.15%时,合金的室温和高温抗拉强度最高,继续提高Mn含量到0.30%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反而下降,这与含Mn相的形态及其高温稳定性不同有关。综合考虑认为,ZL109活塞合金中Cu含量为1.0%,Ni含量为0.7%,Mn含量为0.15%时,合金综合性能最好。  
      关键词:ZL109;活塞合金;成分优化;显微组织;拉伸性能   
      2
      |
      23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600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龙超,罗琨,张磊,尧军平,黄梅芳
      2014, 34(7): 761-763. DOI: 10.15980/j.tzzz.2014.07.026
      摘要:研究了低压脉冲磁场对A357合金凝固组织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脉冲磁场对A357合金凝固组织中初生α-Al相和共晶Si相具有显著的细化和变质作用。施加磁场处理后,T6态A357合金的阻尼性能显著提高。当在室温、频率为1 Hz和应变振幅为0.01%的条件下,经磁场处理的T6态A357合金的阻尼值达到了0.014 2,较未施加磁场处理的A357合金提高了170%。随着频率的增加,经磁场处理的T6态A357合金的阻尼值逐渐降低。  
      关键词:低压脉冲磁场;A357合金;凝固组织;阻尼性能   
      2
      |
      8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735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李浩,肖阳,关绍康,王松森,朱君罡,解海涛
      2014, 34(7): 764-766. DOI: 10.15980/j.tzzz.2014.07.027
      摘要:研究了固溶温度、时效时间、时效温度对Al-Cu-Mn铸造铝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过530℃×14 h固溶处理后,晶界残留相最少;时效温度为170℃时,合金的硬度(HBW)随时效时间延长先增大后减小,在6h时达到峰值(145);在不同温度下时效6 h后,合金的抗拉强度、硬度(HBW)随时效温度的上升先增大后减小,均在170℃时达到峰值,为480 MPa和145,伸长率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  
      关键词:铸造铝合金;固溶;时效;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2
      |
      31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936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杜旭初,洪润洲,陈邦峰,樊振中,刘建军
      2014, 34(7): 767-769. DOI: 10.15980/j.tzzz.2014.07.028
      摘要:通过正交试验,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和实际浇注,研究了缝隙式浇注系统中立筒直径、缝隙内浇道的宽度和厚度等因素对铝合金铸件充型和凝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缝隙内浇道的厚度为壁厚的1倍,缝隙内浇道的宽度为35 mm,立筒直径为34倍缝隙内浇道的厚度时,可以保证充型过程的平稳,获得质量较好的铸件。  
      关键词:铝合金铸件;缝隙式浇注系统;数值模拟   
      3
      |
      203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787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国际行业动态

    • 2014, 34(7): 746. DOI: 10.15980/j.tzzz.2014.07.042
      摘要:<正>近日,德国西马克-梅尔公司与山东省四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济南签订一笔包括9套ERW焊管轧辊在内的大额出口订单。这是继去年12月德国客户试探性订货,经发往国外严格检测和上机试验确认后,德国公司专程前来  
        
      2
      |
      2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97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重有色合金

    • 邓猛,贾淑果,宋克兴,张彦敏,李伟文,张震志
      2014, 34(7): 770-773. DOI: 10.15980/j.tzzz.2014.07.029
      摘要: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对Zn-Cu-Ti合金进行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150240℃,应变速率为0.0110 s-1,变形量为50%时锌合金的热变形行为。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热压缩过程中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锌合金在热压缩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锌合金的峰值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变形速率的下降而降低,该合金的流变应力模型可用Arrhenius方程来描述。试验中发现,该合金存在两个热加工安全区,即温度为150210℃、变形速率为0.6710 s-1区域和温度为215240℃、变形速率为0.010.98 s-1区域。最佳热加工工艺参数:变形温度为235240℃,变形速率为0.090.11 s-1,功率耗散效率为35%。  
      关键词:锌合金;流变应力模型;真应力-应变曲线;热加工图   
      2
      |
      123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3024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 张俊哲,卢百平,杨伟
      2014, 34(7): 774-777. DOI: 10.15980/j.tzzz.2014.07.030
      摘要: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工艺制备了Cu-Ni-Nb合金,研究了Nb的加入方式和加入量对Cu-Ni-Nb合金组织、热导率和熔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次熔炼法,难以将高熔点Nb熔入Cu-Ni合金。采用二次熔炼法,以Nb-Ni中间合金方式可使Nb熔入Cu-Ni合金,生成Ni3Nb、Ni8Nb等第二相。Cu-Ni-Nb合金热导率随Nb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合金熔点随着Nb含量的增加而下降。Cu-20Ni-3Nb合金热导率为43.23 W/(m·K),熔点为1 146℃。  
      关键词:Cu-Ni-Nb合金;合金组织;热导率   
      2
      |
      124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943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连续铸造

    • 聂大明,刘学凯
      2014, 34(7): 777-780. DOI: 10.15980/j.tzzz.2014.07.031
      摘要: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针对一常见工况建立了双辊薄带连铸熔池流场的三维模型,并对熔池的液面波动情况进行了瞬态模拟。得出了液面与辊面接触线上各点平均波动高度关于点位置变化图及熔池端部区域点波动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并针对图中数值及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ANSYS;薄带连铸;液面波动;瞬态模拟   
      2
      |
      8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60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复合材料

    • 王庆福,张彦敏,国秀花,宋克兴
      2014, 34(7): 781-784. DOI: 10.15980/j.tzzz.2014.07.001
      摘要:以纳米级MgO颗粒为增强相,采用SPS法(Spark Plasma Sintering)制备了体积分数为1%、3%、5%、8%的MgO/Cu复合材料,并在JF04C电接触触点材料测试系统上进行了抗电弧侵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MgO含量的增加,MgO/Cu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和电导率降低,硬度先升高后降低,材料质量转移量逐渐减小,抗电蚀性能逐渐提高,其中MgO含量为5%时,综合性能最好,硬度(HV)达到110,电导率为45.24 MS/m,抗电蚀性能转移量为0.1 mg。组织观察表明,MgO颗粒含量为1%5%时,颗粒在基体内分布均匀致密、晶粒细小,触头表面熔化程度逐渐减小,而当MgO含量达到8%时,MgO颗粒在铜基体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团聚,这也是影响MgO/Cu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SPS;MgO/Cu复合材料;电导率;硬度;抗电蚀性能   
      2
      |
      13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3016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海外文献速报

    • 2014, 34(7): 785. DOI: 10.15980/j.tzzz.2014.07.033
        
      2
      |
      4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304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专利文献信息

    • 2014, 34(7): 786. DOI: 10.15980/j.tzzz.2014.07.034
        
      2
      |
      38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2981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