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关于本刊
刊物简介
刊物征订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融媒体
媒体矩阵
公益直播
热点视频
文章推荐
服务中心
作者服务
专家服务
资源下载
会议
联系我们
最新刊期
2024
年
第
44
卷
6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推荐
Si对Cu-10Fe合金凝固组织及软磁性能的影响
AI导读
“
最新研究揭示,Si元素的加入显著改善了Cu-10Fe合金的组织结构和软磁性能,铸态Cu-10Fe-1Si合金展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为合金材料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
”
张宇博,陈佳乐,接金川,李廷举
2024, 44(6): 721-727. DOI: 10.15980/j.tzzz.2024.06.001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衍射仪、相图计算、万能力学试验机、振动试样磁强计测试等手段,研究了Si对Cu-10Fe (质量分数,%)合金组织、凝固行为与力学性能和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从0增加到2%,富Fe相含量由7.39 %提升至9.27%。同时,富Fe相枝晶生长被抑制,由发达树枝晶转变为形状各向异性更低的胞状枝晶形貌,软磁性能提升。结合相图计算发现,随着Si的加入,Cu-Fe难混溶区的面积不断扩大,表明合金液-液相分离越发明显,富Fe相在凝固过程中碰撞、聚集导致组织均匀性与力学性能先提升后下降。铸态Cu-10Fe-1Si合金具有理想的综合性能,其抗拉强度与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338.7 MPa、17.28 emu/g,与Cu-10Fe合金相比分别提升了11.3%与21.9%;而矫顽力为13.75 Oe,相较于Cu-10Fe合金降低了49.9%。
关键词:Cu-10Fe-xSi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软磁性能
43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62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球形石墨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工艺研究
AI导读
“
在增材制造领域,研究揭示了球形石墨粉末与人造石墨比例、包覆预处理次数和激光能量密度对石墨件成形精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成功打印出细小特征尺寸的多孔石墨骨架。
”
”
吴海华,戢运鑫,吴正佳,郝佳欢,魏恒,龚亮,张华龙,高澳冬
2024, 44(6): 728-735. DOI: 10.15980/j.tzzz.2024.06.002
摘要:研究了不同的球形石墨粉末与人造石墨体积比、包覆预处理次数以及激光能量密度对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石墨件成形精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揭示了其内在机理,并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组合,获得细小特征尺寸的多孔石墨骨架。结果显示,在石墨粉末与黏结剂组成确定的前提下,提高人造石墨粉末与球形石墨体积比有助于提升混合粉末堆积密度、导热系数以及SLS石墨件抗弯强度,但对其成形精度不利。通过对石墨粉末进行包覆预处理,提高了粉末间有效黏结力,在降低混合粉末导热系数、提高堆积密度的同时保证了SLS石墨件抗弯强度和成形精度,最终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组合成功打印出结构完整、最小特征尺寸为ϕ1.0 mm的类金刚石多孔石墨骨架,其素坯X、Y轴方向尺寸相对误差控制在2%以内,Z轴方向尺寸相对误差为8.25%,抗弯强度达到2.84 MPa。
关键词:球形石墨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精度;抗弯强度
17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27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研究·论述
高导热铝合金的研究进展
AI导读
“
在电子通信领域,铝合金因质轻、价廉、导热性能好而广泛应用。但随着电子产品和通信设备的轻量化和集成化,常规导热铝合金已不能满足需求。本文综述了高导热铝合金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合金元素、铸造方式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热导率的影响,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
”
侯慧兵,刘磊磊,黄程毅,任月路,杜军,李玲,费良帅,李乘波
2024, 44(6): 736-744. DOI: 10.15980/j.tzzz.2024.06.003
摘要:铝合金因质轻、价廉、导热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领域,而电子产品和通信设备更加轻量化和集成化,单位体积的热耗不断增加,常规导热铝合金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总结了国内外高导热铝合金的研究进展,简述了铝合金的导热机理,详细阐述了合金元素、铸造方式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热导率的影响,综述了铝合金热导率量化模型(Wiedemann-Franz Law、串联并联模型、Maxwell模型和Hashin-Shtrikman模型)的研究近况,并对高导热铝合金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高导热;导热机理;热处理;量化模型
64
|
1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66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外加物理场作用下半连续铸造技术的发展
AI导读
“
最新研究进展显示,外加物理场技术在半连续铸造领域取得突破,有效改善有色金属坯料品质,为解决传统铸造问题提供新方案。
”
”
段文超,李金宝,潘艳林,韩峰,朱新杰,毛华,周古昕,郎玉婧,王生,张志强
2024, 44(6): 745-752. DOI: 10.15980/j.tzzz.2024.06.004
摘要:半连续铸造技术作为目前有色金属坯料的主要制备手段,决定着坯料的品质和尺寸,并对后续的加工和使役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传统的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的锭坯存在组织粗大和不均、开裂倾向大、偏析严重等问题。外加物理场是一种改善锭坯品质的有效方法。综述了外加物理场作用下半连续铸造技术的发展,系统讨论了各种物理场处理技术调控熔体和铸锭品质的机理、发展历史、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有色金属轻合金;半连续铸造;物理场;组织调控;锭坯
21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53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非金属元素对高熵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
AI导读
“
最新研究揭示了非金属元素对高熵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晶格畸变和化合物沉淀实现细晶强化,为合金性能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
”
顾航,贺毅强,钱思成,丁云飞,冯文,王童,骆义,苏前航,徐虎林,王衍,胡琼
2024, 44(6): 753-759. DOI: 10.15980/j.tzzz.2024.06.005
摘要:概述了常见非金属元素对高熵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合金中的组织变化、强化机制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论述了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影响产生晶格畸变和高熵合金中的化合物沉淀,达到细化晶粒的效果,从而影响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最终通过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高熵合金;非金属元素;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21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53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研究·计算机应用
基于YOLOv5的小型铝铸件涡轮缺陷检测
AI导读
“
在小型铝铸件涡轮表面缺陷检测领域,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5的算法,通过数据增强、K-means++算法、CA注意力机制模块和添加小目标检测层,显著提升了小目标缺陷的检测效果,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7.8%,为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
”
葛前峰,袁浩,王渊,侯永涛,操文武,彭旭东
2024, 44(6): 760-765. DOI: 10.15980/j.tzzz.2024.06.006
摘要:针对小型铝铸件涡轮表面复杂、缺陷过小,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5的小型铝铸件涡轮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图像预处理采用数据增强策略平衡不同类别样本的分布;使用K-means++算法得到适合本数据集的最佳先验框;对网络的特征提取结构进行改进,在主干网络中添加CA注意力机制模块,帮助模型更加准确的定位和识别;添加小目标检测层,增强对小物体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对小目标缺陷拥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97.8%,满足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关键词:YOLOv5;注意力机制;小目标检测层;缺陷检测
18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73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隔热涂层的传热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AI导读
“
在隔热涂层领域,专家建立了有限差分模型,开发了模拟软件,验证了软件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
”
王跃平,谭云骧,苏孟兴,王龙,张宇,殷亚军
2024, 44(6): 766-769. DOI: 10.15980/j.tzzz.2024.06.007
摘要:建立了反射隔热涂层的有限差分模型,提出了涂层传热过程二维温度场数值模拟算法和三维温度场椭圆插值算法,基于Qt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并使用CPU并行加速方法开发了隔热涂层隔热性能模拟软件,模拟计算了有涂层和无涂层的基板温度场,得到了涂层对基板温度上升速度与最终温度的影响,验证了该软件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隔热涂层;温度场;数值模拟;有限差分法
47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53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基于VOF-CA-LB耦合模型的枝晶运动行为研究
AI导读
“
在计算流体力学与材料科学交叉领域,研究者将流体体积函数法与元胞自动机模型相结合,成功模拟了凝固过程中的晶粒运动行为。该耦合模型不仅保持了界面的高保真性,还提高了计算效率,为深入理解枝晶生长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
”
张冰,朱宝丰,张士杰,张宇,李日
2024, 44(6): 770-775. DOI: 10.15980/j.tzzz.2024.06.008
摘要:将计算流体力学中的流体体积函数法与模拟枝晶生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耦合,研究凝固过程的晶粒运动行为。结果表明,流体体积函数法具有良好的界面保真性,可准确追踪固-液界面,不会对后续的枝晶生长计算产生影响;枝晶的运动行为会影响熔体中的溶质分布,从而影响枝晶的生长形态。该耦合模型可准确模拟枝晶运动过程,解决了元胞自动机方法研究晶粒运动行为无法同时满足高形状保真性和高计算效率的问题。
关键词:枝晶运动;流体体积函数;格子玻尔兹曼;元胞自动机
8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26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Ag熔体中超声空化泡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AI导读
“
最新研究揭示了超声条件下单个空化泡的动力学行为,发现超声幅值对空化泡运动有显著影响,为气体脱出过程提供新见解。
”
”
李天骕,刘剑雄
2024, 44(6): 776-780. DOI: 10.15980/j.tzzz.2024.06.009
摘要: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超声条件下单个空化泡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超声幅值对空化泡的运动具有显著影响。当超声幅值低于101 kPa时,空化泡做正弦运动,且其尺寸变化较小。随着超声幅值逐渐增加,空化泡的运动转变为瞬态空化。在瞬态空化过程中,较低的超声频率、环境压力和较小的空化泡初始半径能够增强空化效应。当超声幅值增加到1 414 kPa时,空化泡的尺寸会变得很大,且不易被压缩溃灭,从而延长了其在熔体中存在的时间,进一步促进气体脱出过程。
关键词:Ag熔体;超声脱气;空化泡;数值模拟
8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12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研究·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流体行为与颗粒分散的数值模拟
AI导读
“
在材料混合技术领域,研究人员利用ANSYS 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倾角搅拌桨对坩埚内部流场的影响。通过k-ε湍流模型和Euler-Euler多相流模型,分析了涡流分布和颗粒分散效果,为提高材料混合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
”
郭子义,邓坤坤,聂凯波,王翠菊,刘力
2024, 44(6): 781-790. DOI: 10.15980/j.tzzz.2024.06.010
摘要:采用ANSYS Fluent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在不同倾角(30°、45°、60°、90°)搅拌桨的作用下,坩埚内部流场的结构及其变化特点。通过建立k-ε湍流模型和Euler-Euler多相流模型分析了坩埚内涡流分布规律,并通过模拟颗粒的分散状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直叶桨坩埚内部流场流速快,但被桨叶搅拌作用分割为上下两个循环区域(双环型流型),混乱程度低,颗粒的分散效果不佳。斜叶桨表面内旋作用明显,矢量混乱度高,颗粒分散第一阶段的效率高;斜叶桨坩埚内部存在轴向流,可形成一体的循环区域(单环型流型),使得颗粒的流动区域更大,分散效果更好。
关键词:数值模拟;机械搅拌;颗粒增强;流体行为;颗粒分散
20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39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研究·增材制造
3D打印迷宫式调节阀盘片优化设计与制造
AI导读
“
在高压降工况下,新型3D打印迷宫盘片有效降低气蚀冲蚀风险,同时提升力学性能,为调节阀设计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
”
王永超,张小辉,孙长青,邓家利
2024, 44(6): 791-796. DOI: 10.15980/j.tzzz.2024.06.011
摘要:针对高压降工况下调节阀易发生气蚀和冲蚀的问题,在传统迷宫式调节阀的基础上,结合金属3D打印技术和阀门设计,设计了一种新型迷宫盘片,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进行了流场仿真分析。通过选择性激光熔化(SLM)制作了316L不锈钢新型迷宫盘片和试样,并与轧制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新型迷宫盘片具有良好的流通性能,在满足实际工况需求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流道内介质的压力波动和出口速度,减少气蚀和冲蚀的风险;3D打印试样的力学性能优于轧制试样,符合阀门零件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选择性激光熔化;3D打印;316L不锈钢;力学性能
9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38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工艺参数对电弧增材制造5356铝合金成形质量和组织性能影响
AI导读
“
在电弧增材制造领域,研究揭示了工艺参数对5356铝合金成形质量、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沉积电流、速度和层间温度,实现了铝合金薄壁件的高质量沉积。
”
”
虞华森,余祖英,王晋,孙建新
2024, 44(6): 797-802. DOI: 10.15980/j.tzzz.2024.06.012
摘要:通过表面波纹度计算、微观组织观察、硬度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电弧增材制造(WAAM)5356铝合金成形质量、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电流、沉积速度、层间温度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成形。随着沉积电流从70 A增大到100 A,5356铝合金的晶粒尺寸和孔隙倾向逐渐增大,硬度下降。当沉积电流为85 A时,Al5356的组织较为均匀,沉积层间熔合良好,综合力学性能最好。确定了适合沉积5356铝合金薄壁件的工艺参数:沉积电流为85 A、沉积速度为4 mm/s、层间温度为100~150 ℃。
关键词:电弧增材制造;工艺参数;5356铝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19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36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研究·合金工艺
双级时效对Mg-13Gd-5Y-0.6Mn-0.5Ca挤压镁合金析出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AI导读
“
最新研究揭示,双级时效显著提升Mg-13Gd-5Y-0.6Mn-0.5Ca挤压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伸长率从1.8%增至2.5%,为镁合金应用提供新解决方案。
”
”
韦皓博,陈洁仪,吴宗钢,阮世会,李晏,杨明波
2024, 44(6): 803-807. DOI: 10.15980/j.tzzz.2024.06.013
摘要:研究了双级时效对Mg-13Gd-5Y-0.6Mn-0.5Ca挤压镁合金平衡相析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级时效和单级时效均可有效提升试验镁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但前者对于试验镁合金挤压后力学性能的提升明显高于后者,伸长率从挤压态的1.8%提升到2.5%。双级时效进一步改善试验合金性能的机理为促进Mg
5
Gd平衡相的析出。
关键词:镁合金;Mg-13Gd-5Y-0.6Mn;双级时效;伸长率
4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29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Al-9Si-2Cu-
x
Fe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和导热性能研究
AI导读
“
最新研究揭示,通过金属型重力铸造和挤压铸造工艺制备的Al-9Si-2Cu合金,在不同Fe含量和冷却方式下,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得到显著优化。特别是在75 MPa挤压压力和快速冷却条件下,Al-9Si-2Cu-0.2Fe合金展现出卓越的综合性能,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热导率分别达到261 MPa、14.1%和142 W/(m·K)。
”
”
张瑞啸,汤传尧,刘乐华,罗宗强,张卫文
2024, 44(6): 808-813. DOI: 10.15980/j.tzzz.2024.06.014
摘要:采用金属型重力铸造及挤压铸造工艺,在空冷和快冷方式下分别制备了不同Fe含量的Al-9Si-2Cu合金,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特征、力学性能及导热性能。结果表明,75 MPa挤压压力、快速冷却条件下及Fe含量在0.2%~1.2%范围变化时未改变合金中富Fe相的种类,均为β-Al
5
FeSi相,但快速冷却和挤压压力均降低了合金中β-Fe含量,导致晶格畸变加剧,降低了合金的热导率。75 MPa挤压铸造及快冷条件下,Al-9Si-2Cu-0.2Fe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及导热性能最优,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热导率分别为261 MPa、14.1%和142 W/(m·K)。
关键词:Al-Si-Cu合金;挤压铸造;富Fe相;力学性能;导热性能
12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27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脉冲磁场对石墨型铸造Mg-6Gd-3Y-0.6Zr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AI导读
“
最新研究发现,脉冲磁场处理可显著改善石墨型铸造Mg-6Gd-3Y-0.6Zr合金的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在最佳工艺参数下,合金晶粒尺寸减小32.9%,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14.1%和16.2%。该研究为镁合金性能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
”
陈志堂,周全,谢东原,陈乐平
2024, 44(6): 814-818. DOI: 10.15980/j.tzzz.2024.06.015
摘要: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拉伸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脉冲磁场对石墨型铸造Mg-6Gd-3Y-0.6Zr合金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磁场处理可有效细化合金晶粒并提高其力学性能。与未处理的合金相比,当脉冲电压为300 V、脉冲频率为5 Hz、模具预热温度为400 ℃时,合金晶粒尺寸减小了32.9%,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4.1%和16.2%。在200~600 ℃内,随着模具预热温度升高,合金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在0~300 V内,随着脉冲电压提高,合金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在0~10 Hz内,随着脉冲频率提高,合金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加,转折点为5 Hz。该合金的力学性能与晶粒尺寸基本对应,合金的晶粒尺寸越小,其力学性能越好。
关键词:脉冲磁场;Mg-6Gd-3Y-0.6Zr合金;凝固组织;力学性能
6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13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基于EBSD的喷射沉积7055铝合金单级固溶工艺研究
AI导读
“
最新研究发现,通过调整固溶温度,可显著改善喷射沉积7055铝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当固溶温度为470℃时,合金展现出最小的第二相面积分数、再结晶分数和晶粒尺寸,为最佳固溶处理工艺。
”
”
周晓轩,白朴存,侯小虎,马国喜,赵学平,熊培友
2024, 44(6): 819-822. DOI: 10.15980/j.tzzz.2024.06.016
摘要: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等测试方法,定量研究了单级固溶温度对喷射沉积7055铝合金第二相、晶粒尺寸、再结晶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态合金中,第二相面积分数为10.3%、晶粒平均尺寸为2.5 μm、再结晶分数为57.5%;随着固溶温度升高,第二相逐渐回溶到基体中,第二相面积分数逐渐减小,晶粒平均尺寸和再结晶分数逐渐升高。经460 ℃×2 h固溶处理后第二相面积分数为0.73%、晶粒平均尺寸为3.2 μm、再结晶分数为76.8%;经470 ℃×2 h固溶处理后,第二相面积分数为0.57%、晶粒平均尺寸为3.8 μm、再结晶分数为78.9%;经480 ℃×2 h固溶处理后第二相面积分数为0.52%、晶粒平均尺寸为4.4 μm、再结晶分数为80.4%。固溶处理工艺为470 ℃×2 h时,合金中残留第二相面积分数和再结晶分数较小、晶粒尺寸较小,为最佳固溶处理工艺。
关键词:7055铝合金;单级固溶;EBSD;第二相;再结晶
11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69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研究·合金性能
铝合金熔体中TiB
2
粒子原位沉淀析出行为研究
AI导读
“
在铝合金领域,专家建立了TiB2粒子沉淀析出行为模型,模拟分析了粒子形核、长大过程,为获得细小、分布集中的TiB2粒子提供解决方案。
”
”
杨林洁,张丽丽,赵九洲,江鸿翔,何杰
2024, 44(6): 823-829. DOI: 10.15980/j.tzzz.2024.06.017
摘要:研究了熔体反应温度、熔体过饱和度对TiB
2
粒子自铝合金熔体中的沉淀析出行为的影响;建立了描述铝合金熔体中TiB
2
粒子沉淀析出行为的模型,模拟分析了TiB
2
粒子的形核、长大行为及其对TiB
2
粒子尺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TiB
2
粒子的沉淀析出行为及其尺寸分布与熔体反应温度、过饱和度和冷却速度密切相关;当熔体反应温度较低(即熔体过饱和度较大)、熔体冷却速度较快时,有利于获得尺寸细小、尺寸分布集中的TiB
2
粒子。
关键词:TiB
2
粒子;形核;长大;尺寸分布;模拟
11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66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多组元Sn基高温软钎料的组织形成规律及性能研究
AI导读
“
最新研究揭示了多元Sn基钎料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性能,发现随着混合熵值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得到提升,且具有较低的熔点和电阻率,为高温无铅软钎料的应用提供了新选择。
”
”
樊江磊,王娇娇,王宁格,吴深,周向葵,李莹,王艳
2024, 44(6): 830-836. DOI: 10.15980/j.tzzz.2024.06.018
摘要:以Sn元素为基础合金,通过与不同金属元素合金化,熔炼制备了多元Sn基钎料合金,研究了Sn-Cu-Ni-Sb-Bi系钎料合金的组织和性能随混合熵值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钎料合金的微观组织是由固溶体和析出相Cu
3
Sn相、Ni
3
Sn
4
相和Sn-Sb相组成,随着混合熵值增大,钎料合金组织中的固溶体含量逐渐提高,Sn基体含量逐渐降低,且硬度逐渐增大,硬度(HV
0.5
)最大为287,硬度(HB)最大为81.8。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在中熵成分时最大,为65.6 MPa。耐腐蚀性能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钎料合金的熔点为141~251 ℃,电阻率范围为0.101~0.87 μΩ·m。综合分析得出,Sn
20
Cu
20
Ni
20
Sb
20
Bi
20
钎料合金适合作为高温无铅软钎料使用。
关键词:无铅钎料;高熵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6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52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La、Ce对镁合金散热性能的影响机理
AI导读
“
最新研究揭示了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可有效改善商业镁合金的热导率问题。研究团队通过添加La、Ce等元素,优化了Mg-RE二元体系及Mg-Mn-La(Ce)体系的散热性能,为镁合金在高性能散热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
”
杨正华,何伟,胡文鑫,李媛,刘峰
2024, 44(6): 837-843. DOI: 10.15980/j.tzzz.2024.06.019
摘要:针对传统商业镁合金热导率低的问题,设计合金成分以研究镁合金组织中La、Ce固溶度及第二相尺寸形态、分布及体积分数对Mg-RE二元体系及Mg-Mn-La(Ce)体系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和固溶态Mg-La(Ce)二元合金的热导率均随着添加元素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经过固溶处理后Mg-La(Ce)二元合金的热导率高于铸态合金的热导率。Ce的添加有助于细化Mg-0.5Mn合金的铸态组织,并且随着Ce添加量的增加,Mg
12
Ce相的体积分数增加。随着温度升高,铸态Mg-0.5Mn-xCe合金的热导率逐渐增加。同时,在常温下铸态Mg-0.5Mn合金的热导率随着Ce的添加量增加而逐渐下降,因Mg
12
Ce相的析出,下降速度逐渐减缓。
关键词:镁合金;稀土La;Ce;机理
12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75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应用·压力铸造
摩托车缸盖低压铸造模具设计及工艺优化
AI导读
“
在铝合金缸盖低压铸造领域,专家运用MAGMA软件模拟分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提高铸件内部致密性,为提升产品品质提供解决方案。
”
”
谈毅,江丽珍,刘臻炜,卢健能
2024, 44(6): 844-847. DOI: 10.15980/j.tzzz.2024.06.020
摘要:针对摩托车发动机的铝合金单缸缸盖结构紧凑、壁厚不均匀和砂芯形状复杂等特点,分析研究铝合金缸盖模具结构和砂芯设计特点,运用MAGMA软件模拟分析铝合金缸盖低压铸造的温度、压力和冷却速度等因素对凝固组织的影响。通过铸件凝固结晶过程模拟研究缸盖铸件卷气、热节和燃烧室重点位置的孤立液相发生情况。采用正交试验对缸盖低压铸造过程相互交织作用的工艺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权重影响因子进行重点的精细化控制,实现低压铸造预设的凝固顺序,提高铝合金缸盖铸件内部凝固组织致密性及低压铸造产品品质。
关键词:摩托车缸盖;工艺因素;正交试验;模拟优化
10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13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浅述压铸铝合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AI导读
“
最新研究揭示了常规压铸铝合金在散热和汽车结构件领域的应用特点,以及高真空压铸技术在新型合金工艺问题解决中的关键作用。
”
”
宋成猛,侯东锋,王健,祝娟娟
2024, 44(6): 848-852. DOI: 10.15980/j.tzzz.2024.06.021
摘要:收集了国内外常规压铸铝合金的牌号特点、应用场景。总结了散热领域压铸铝合金的产品特点,铝合金成分特点。汽车结构件部件发展趋势及压铸材料的发展趋势引领了压铸铝合金向低合金化发展的方向。高真空压铸技术成为解决新型合金工艺问题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压铸铝合金;一体式压铸铝车身;高真空压铸
9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13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器壳体压铸工艺研究
AI导读
“
在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器壳体领域,专家通过模具设计、CAE分析及缺陷预测,成功预测并解决了生产中的强度、气密性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
”
吴涵超,刘立君,贾志欣,李继强,潘曙光
2024, 44(6): 853-857. DOI: 10.15980/j.tzzz.2024.06.022
摘要:针对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器壳体工艺复杂,强度、气密性要求高等特点,对该壳体进行模具设计、CAE 分析及缺陷预测。在 Hypermesh 软件中建立有限元网格,然后在 ProCAST 软件中对模型的流动充型、压铸模具热平衡和温度场进行分析,并对生产出的铸件进行 X 射 线探伤观察。观察发现, CAE 分析预测到的缺陷与实际探伤的缺陷相符合。
关键词:铝合金;压铸模具;CAE 分析;车载充电器壳体
10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12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应用·精密铸造
镶铸法+精密铸造制备钛合金细长孔工艺研究
AI导读
“
最新研究进展:采用镶铸法与精密铸造技术成功制备带细长孔钛合金试样,通过组织分析和微观检测,发现随着镶铸比增大,界面熔合效果显著提升,酸洗工艺可有效浸除。
”
”
孙冰,韩云飞,乔海滨,孙宏喆,程亚珍,穆建文,李渤渤
2024, 44(6): 858-861. DOI: 10.15980/j.tzzz.2024.06.023
摘要:采用镶铸法+精密铸造技术制备带细长孔钛合金试样,并对镶铸试样进行组织分析和微观形貌、化学成分等检测,研究不同镶铸比条件下镶铸界面结合的形态及结构特征,分析酸洗对镶铸管的浸除效果。结果发现,镶铸试样的细长孔均能完整成形,且随镶铸比增大,镶铸界面熔合效果越好;当镶铸比达到20∶1时,界面分布一层细小致密的网状熔合层,通过酸洗工艺能够完全浸除。
关键词:钛合金;镶铸法;细长孔
14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41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应用·消失模铸造
SLA 3D打印技术在消失模管件生产中的应用
AI导读
“
在3D打印消失模铸字领域,采用SLA技术实现信息互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缩短周期,增强企业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
”
”
陈建华,陈冬
2024, 44(6): 862-864. DOI: 10.15980/j.tzzz.2024.06.024
摘要:通过对比多种3D打印消失模铸字方案,采用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SLA)打印消失模铸字,实现整条生产线信息的互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企业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关键词:SLA光固化;消失模管件;泡沫用字
11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227727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27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