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关于本刊
刊物简介
刊物征订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融媒体
媒体矩阵
公益直播
热点视频
文章推荐
服务中心
作者服务
专家服务
资源下载
会议
联系我们
最新刊期
2019
年
第
39
卷
6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试验研究
Al对压铸Mg-10Zn合金热裂性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李德江,权北北,朱文杰,胡斌,曾小勤
2019, 39(6): 581-585. DOI: 10.15980/j.tzzz.2019.06.001
摘要:研究了不同Al含量(0,2%,3.5%,5%,质量分数)对压铸Mg-10Zn合金的热裂敏感系数(H
TS
)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含量增加,合金的热裂敏感系数逐渐降低;结合热力学计算(Pandat8.0)Mg-10Zn-yAl合金的凝固行为,发现热裂敏感系数随合金凝固区间减小和末期液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可有效判断合金热裂敏感系数变化趋势。显微组织分析表明,Al可有效细化铸态Mg-10Zn合金的晶粒尺寸。随Al含量增加,合金中第二相数量增加。压铸态Mg-10Zn合金的第二相主要为Mg
5
Zn
2
,Mg-10Zn-yAl合金的第二相为Mg
62~69
Zn
22~25
Al
6~16
准晶相(I相)。
关键词:Mg-10Zn-yAl合金;热裂倾向;微观组织;准晶相;压铸
2
|
10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174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退火温度对Zr
56
Cu
19
Ni
11
Al
9
Nb
5
非晶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张志英,张继康,武俊伟,陈亚涛,唐浩,程东鹏,余洪良,沈欣,黄罗超
2019, 39(6): 586-591. DOI: 10.15980/j.tzzz.2019.06.002
摘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动电位极化法和电化学阻抗图谱(EIS),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r
56
Cu
19
Ni
11
Al
9
Nb
5
非晶合金在3.5%的NaCl溶液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为10K/min时,试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89.0K,晶化温度Tx为733.3K。铸态试样以及在623K和723K退火30min的试样具有非晶结构,在823K和923K退火30min试样发生晶化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晶化程度逐渐增加。随着退火温度升高,铸态试样以及在623~923K退火30min试样的自腐蚀电位先正移然后负移,腐蚀电流密度先减小然后增加,容抗弧半径先增加然后减小,表明耐腐蚀性先增强然后减弱,且在723K退火后耐腐蚀性最好,在923K退火后耐腐蚀性最差。
关键词:非晶合金;退火;组织结构;腐蚀;电化学性能
2
|
10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449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实用研究
基于相场法的Cr浓度对Fe-Cr合金中α′相析出的影响
杨文奎,赵宇宏,孙远洋,赵宝军,侯华
2019, 39(6): 591-594. DOI: 10.15980/j.tzzz.2019.06.003
摘要:基于Cahn-Hilliard扩散方程,采用时间和空间函数定义场变量描述成分随时间演变,通过相场模型对Fe-35Cr、Fe-40Cr和Fe-45Cr合金的失稳分解行为进行模拟研究,分析沉淀相体积分数、平均粒径和粒度分布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增加,Fe-Cr合金中α′相由最初的蠕虫状,逐渐长大并向椭球状或棒状转变。随着Cr含量升高,α′相的平均半径逐渐增大,平衡体积分数逐渐增大,形核、长大及粗化速率加快。模拟结果有助于理解Fe-Cr合金的相分解和高温双相不锈钢的设计。
关键词:Fe-Cr合金;α′相;相场模型;失稳分解
2
|
98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545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固溶温度对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黄啸天,向红亮,张伟,范方
2019, 39(6): 595-599. DOI: 10.15980/j.tzzz.2019.06.004
摘要: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万能材料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研究了1 000~1 200℃固溶温度区间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演变、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当温度从1 000℃升至1 050℃时,奥氏体含量上升,铁素体含量降低;到1 050℃后,随温度升高奥氏体含量降低,铁素体含量升高,1 200℃时铁素体含量明显升高且晶粒度减小。另外,固溶温度对抗拉强度影响不明显,在1 050℃时抗拉强度为780MPa。固溶温度对伸长率影响明显,在1 200℃固溶时伸长率最高,达39.98%。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在1 150℃固溶时不锈钢的腐蚀电流密度为6.637μA·cm
-2
,耐蚀性最好。
关键词:低镍奥氏体不锈钢;晶粒组织;抗拉强度;伸长率;耐点蚀性能
2
|
146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402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熔体旋转快速凝固和热挤压制备7075铝合金棒材
廖结莹,金硕勋,李烈军,余泳霖,倪东惠,彭政务
2019, 39(6): 600-603. DOI: 10.15980/j.tzzz.2019.06.005
摘要:采用单辊熔体旋转冷却法,在400~500℃温度下进行热挤压,制得超细晶7075铝合金棒材;然后对其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拉伸断口等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快速凝固方法能显著地细化晶粒,制备的带材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μm。超细晶带材经热挤压得到的棒材与传统铸造热挤压棒材相比,晶粒得到了显著细化,力学性能更优。随着热挤压温度升高,棒材组织逐渐致密,虽然晶粒有所粗化,但强度和塑性仍有所提升;在挤压温度为500℃时,热挤压棒材获得最优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为517.1 MPa,断后伸长率为23.2%;与传统铸造热挤压相比,抗拉强度提高了12.0%,伸长率提高了51.6%。
关键词:7075铝合金;单辊熔体旋转冷却法;热挤压
2
|
223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180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铸造镁合金金相组织腐蚀剂的研究
李慧
2019, 39(6): 604-607. DOI: 10.15980/j.tzzz.2019.06.006
摘要:对铸态镁合金的金相腐蚀剂进行了研究。应用6种腐蚀剂,分别对Mg-Al合金、Mg-Li合金和Mg-Zn合金进行了金相组织腐蚀研究。通过观察基体组织和第二相组织,对比找出较为适用的腐蚀剂。结果表明,用乙酸苦味酸酒精溶液腐蚀既能显示镁合金的基体组织,又能很好地显示第二相组织,是Mg合金适宜的腐蚀剂。
关键词:镁合金;金相组织;腐蚀剂
2
|
38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440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综述
激光重熔调控合金组织和性能研究进展
柴晓徽,孙志平,张矗
2019, 39(6): 608-612. DOI: 10.15980/j.tzzz.2019.06.007
摘要:激光重熔是一种以高能量激光束在合金表面连续扫描,从而使合金表层快速熔化、冷却的表面改性技术,它通过细化组织、减少偏析、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等方式来提高材料表面耐磨性、抗腐蚀性能等。讨论了温度场对熔池形态演化的影响以及重熔层的微观组织凝固机理;叙述了激光重熔表面强化技术在改善合金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激光重熔表面改性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激光重熔;微观组织;耐磨性;耐腐蚀性能
2
|
250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517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计算机应用技术
基于改进差分网格的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数值模拟
郭钊,周建新,殷亚军,沈旭,计效园
2019, 39(6): 613-618. DOI: 10.15980/j.tzzz.2019.06.008
摘要:辐射传热的准确计算是高温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获得优质铸件的关键因素之一。改进有限差分网格,对高温合金叶片定向凝固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差分网格修正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规则与非规则复合几何模型的外表面辐射传热量数值计算精度;当抽拉速度为6mm/min时,合金的固液界面形态最平稳;随着型壳与合金的对流传热系数增大,叶片合金横截面的中间高温区域逐渐减小,直至横截面温度均匀,且温度场是由外向内逐渐降低。
关键词:差分网格;辐射模型;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数值模拟
4
|
146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42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压力铸造
基于FLOW-3D的减震塔真空压铸工艺设计与优化
吴耀荣,岑伟明,邓宇斌,梁富
2019, 39(6): 618-621. DOI: 10.15980/j.tzzz.2019.06.009
摘要:基于Flow-3D软件,分析了工艺设计过程,利用模拟分析软件,经过多次模流的相互对比和分析,确定了减震塔铸件的浇注方案。根据该方案模拟抽真空的状态,经过模拟分析,预测其可能产生的缺陷及位置,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减震塔;真空压铸;浇注系统;FLOW-3D
2
|
79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30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12000kN挤压机双缸同步压射系统开发
郑桂云
2019, 39(6): 622-623. DOI: 10.15980/j.tzzz.2019.06.010
摘要:由于电机壳铸件结构复杂,壁厚较薄,在挤压时一点进料难以成形,故考虑采用双点进料的方式。液压缸很难保证同步,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电机壳液混合的压射系统。生产实践证明,该压射系统生产出的电机壳铸件满足挤压铸造复杂件的要求,并降低了成本。
关键词:双点进料;双缸同步;电液混合;挤压压射系统
2
|
31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550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基于Magma的汽车油冷器的压铸工艺优化
黄志垣,陈国恩,安肇勇
2019, 39(6): 624-626. DOI: 10.15980/j.tzzz.2019.06.011
摘要:由于铝合金高压铸造的压射低速阶段的速度参数太多依靠经验设定,造成压射过程铝液在压室中带进的空气量具有不确定性,使铸件的品质波动大。以某汽车油冷器的压铸工艺为例,采用Magma软件的DOE优化功能,以减小铸件内部气压、卷气,提高填充的性能为目标,对铸件的低速压射进行多组参数虚拟试验。基于运用计算机的模拟运算、结果对比,筛选出最佳的压射低速数值。经过压铸试制,表明采用软件筛选的压射低速参数,可以得到内部品质良好的铸件,保证了压铸工艺的稳定性,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压射低速;DOE优化;模拟运算
2
|
64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21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北美地区双腔节流阀体压铸不良品分析及对策
李珊,王磊,黄志华
2019, 39(6): 627-630. DOI: 10.15980/j.tzzz.2019.06.012
摘要:介绍了北美地区双腔节流阀体的产品结构、模具结构以及压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缺陷。运用压铸填充的P-Q
2
关系对浇注系统设计进行了验证,利用模流分析软件对溢流排气系统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了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压铸件废品率。
关键词:压铸模;浇注系统;P-Q2关系;溢流排气系统;模流分析
2
|
33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459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压铸铝合金熔炼过程中除渣及精炼除气的分析
王龙生,薛东庆,张庆昌
2019, 39(6): 630-634. DOI: 10.15980/j.tzzz.2019.06.013
摘要:压铸铝合金熔炼是压铸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熔炼工艺控制不严,会造成Al液含渣量及含气量增多,并且会使化学成分产生变化,导致铸件产生针孔、氧化夹渣、缩松和化学成分不合格,影响铸件品质。通过对熔炼过程中熔炼前的新旧料配比,熔炼温度,Al液除渣净化、精炼除气等关键工序进行试验研究,确定合理的工艺范围,从而提供优质Al液,最终获得合格铸件。
关键词:回炉料;旋转除气机;K模;合金成分;力学性能
2
|
324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381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增材制造
3D打印技术与传统铸造技术相结合铸造管类零件
孟宪宝,张文朝,王晓菲,王子,申帅,任玉红
2019, 39(6): 635-636. DOI: 10.15980/j.tzzz.2019.06.014
摘要:简述了3D打印的基本原理,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铸造相结合,成功试制出了具有复杂结构的铸铁管类零件,并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流程,解决了在试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通过对零件的解剖分析,证明了该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关键词:3D打印;型壳;快速精铸
2
|
280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36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精密铸造
钛合金中介机匣快速熔模铸造工艺研究
李飞,赵彦杰,李玉龙,吴雨,史志武,徐斌,汪东红,孙宝德
2019, 39(6): 637-639. DOI: 10.15980/j.tzzz.2019.06.015
摘要:钛合金中介机匣属于大型铸件,薄壁且结构复杂;采用3D打印与熔模制造技术相结合,利用选区激光烧结(SLS)技术实现了中介机匣精密铸造用聚苯乙烯熔模的快速成型。利用ProCAST软件对中介机匣的铸造工艺及其缩松等缺陷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离心铸造技术制备了冶金品质优良,尺寸精度达到CT7级的中介机匣铸件。
关键词:3D打印;钛合金;中介机匣;快速熔模铸造;数值模拟
2
|
33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333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双联整铸定向空心涡轮导向叶片铸造工艺研究
王祯,杨泽南,张强
2019, 39(6): 640-643. DOI: 10.15980/j.tzzz.2019.06.016
摘要:对具有双联整铸、空心气冷、定向柱晶结构特点的涡轮导向叶片的精密铸造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可实现叶片蜡模组焊整铸式的结构形式,通过组焊工装既可实现单联叶片蜡模的焊接,又能满足焊接后各单联叶片的相互位置要求;通过合理的浇注系统设计及定向凝固工艺参数的选定,解决了双联叶片定向柱晶生长难题;采用三坐标测量机实现了双联叶片型面、流道点、弯扭控制点及喉道面积的自动化控制及测量。
关键词:双联整铸;定向凝固;导向叶片;精密铸造
2
|
16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328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特种合金
Ni含量对AlCrCuNi
x
Ti高熵合金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陈冲,李红菊
2019, 39(6): 643-646. DOI: 10.15980/j.tzzz.2019.06.017
摘要:采用电弧熔炼工艺制备了AlCrCuNi
x
Ti(x=0.2、0.4、0.6、1.0)高熵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带EDS分析仪的扫描电镜(SEM)和显微硬度计对合金的物相结构、微观组织形貌、元素分布和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x=0.2、0.4和0.6时,合金物相主要由FCC1、FCC2和BCC相组成,当x=1.0时,合金物相主要由FCC1和FCC2相组成。合金硬度随Ni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硬度(HV)由430降低至386。
关键词:高熵合金;物相结构;微观组织;硬度
2
|
25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09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复合材料
Bi在铝基复合材料水解制氢中的作用
陈晨,蓝彬栩,刘康,汪洪波,官旭,罗平,董仕节
2019, 39(6): 647-651. DOI: 10.15980/j.tzzz.2019.06.018
摘要:为了研究Bi激活铝的水解机理,利用球磨法制备Al-Bi-NaCl、Al-Cu-NaCl和Al-Sn-NaCl复合材料,通过产氢试验,发现AlBi微原电池促进铝水解产氢的作用并不明显。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脆而硬的金属Bi,在球磨过程中更容易嵌入质软的纯铝中,从而造成更多的晶格、孔洞、裂缝、表面粗糙等缺陷,这是促进铝水解产氢的主要原因;Bi的加入会使铝粉电极电位发生较大的负移,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铝的腐蚀。
关键词:Bi;水解机理;微原电池;产氢性能;开路电位
2
|
108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16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石墨烯纳米片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梁建权,赵宇宏,陈利文,张婷,李沐奚,侯华
2019, 39(6): 652-656. DOI: 10.15980/j.tzzz.2019.06.019
摘要:采用球磨混粉和半固态电磁搅拌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GNPs)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GNPs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和形貌;GNPs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复合材料中GNPs分布均匀,呈现片状且与基体结合良好;GNPs可细化铝合金显微组织,当GNPs含量为0.6%时细化效果最好,同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硬度(HV)到最高值,分别为180.22MPa、5.5%和91.1,比铝合金基体提高了25.3%、243.8%、30.7%。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石墨烯纳米片;球磨;半固态
2
|
601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236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预热温度对SiC
f
/Al复合材料纤维损伤和性能的影响
胡银生,余欢,徐志锋,蔡长春,李翔宇
2019, 39(6): 656-660. DOI: 10.15980/j.tzzz.2019.06.020
摘要:选用单向排布SiC纤维预制体为增强体材料,ZL301合金为基体材料,纤维预热温度选取500、530、550℃,制备纤维体积分数为40%的连续SiCf/Al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纤维预热温度对连续SiC
f
/Al复合材料的相组成、纤维损伤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预热温度上升,纤维的损伤越严重,预热500℃的纤维抗拉强度最高,为1 827MPa,是SiCf纤维原丝强度的77.7%,预热550℃时的纤维抗拉强度最低,仅为1 360MPa;纤维预热温度对连续SiC
f
/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纤维预热温度为530℃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最高,为483MPa,断口呈现韧性断裂特征,表现出适中的界面结合强度。
关键词:SiCf/Al复合材料;预热温度;真空压力浸渗;纤维损伤
2
|
79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223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重有色合金
Cu粉类型对铜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刘建秀,潘胜利,吴深,樊江磊,郝源丰
2019, 39(6): 661-665. DOI: 10.15980/j.tzzz.2019.06.021
摘要:分别以电解Cu粉、气雾化Cu粉、水雾化Cu粉等纯Cu粉,锡青Cu粉、黄Cu粉、白Cu粉等合金Cu粉为基体,通过粉末冶金热压烧结的方式,制备了铜基摩擦材料。结果表明,以纯Cu粉为基体的摩擦材料综合性能比要优于合金Cu粉为基体的,其中以电解Cu粉制备的试样在6组试样中,密度最大,为5.46g/cm
3
,孔隙率最小,为18.14%,硬度(HBW)最高,为23.20;采用雾化Cu粉制备的试样,由于其球形颗粒形状的原因,增加了粉体的表面能和界面能,起到了稳定摩擦、增大摩擦因数的作用,其摩擦因数最大,为0.33;而以合金Cu粉制备的试样,由于基体材料的形状结构不规则,导致材料的结合能力和流动性降低,摩擦后材料变形严重,磨损加剧。
关键词:Cu基粉末冶金;Cu粉种类;摩擦因数;磨损量
2
|
184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32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轻有色合金
铝合金异形臂的断裂失效分析
葛卫京,左圆圆,王向杰
2019, 39(6): 665-667. DOI: 10.15980/j.tzzz.2019.06.022
摘要:分析了铝合金异形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碎裂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失效分析。发现异形臂的金相组织、硬度、成分均符合技术要求,扫描电镜分析显示裂纹源处无夹杂物,裂纹源部位的粗糙度为12.5μm,远超技术要求的1.6μm,直角部位无圆角过渡,易产生应力集中,这是导致开裂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采取了提高加工精度和增加安全系数的措施,解决了铝合金异形臂的开裂问题。
关键词:异形臂;铝合金;粗糙度;失效分析;安全系数
2
|
72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278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WSTi3515S阻燃钛合金超塑性变形行为预测
张学敏,惠玉强,李咪,刘晓飞,赖运金,曹宇霞,焦奔奇,罗宇晴
2019, 39(6): 668-671. DOI: 10.15980/j.tzzz.2019.06.023
摘要:以WSTi3515S阻燃钛合金超塑性拉伸试验所得试验数据为基础,基于BP (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该合金超塑性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的输入参数为变形温度、应变和应变速率;输出参数为流变应力;结构为3×10×12×1双隐含层的4层网络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WSTi3515S合金超塑性变形时各热力学参数之间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关系,可精确地预测超塑性拉伸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平均相对误差为1.08%。
关键词:WSTi3515S阻燃钛合金;超塑性;BP神经网络;流变应力
2
|
14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21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不同电磁场作用下Al-Sn合金的凝固组织
王杰,赵军峰,李丘林
2019, 39(6): 671-674. DOI: 10.15980/j.tzzz.2019.06.024
摘要:Al-Sn合金由于具有大熔点差和宽结晶温度区间,易出现合金化不充分和晶粒充分生长形成粗大枝晶组织,造成比较严重的偏析。在凝固过程中施加不同电磁场和改变电流大小以获得组织均匀的Al-Sn合金。结果表明,施加电磁场后,Al-Sn合金晶粒明显细化,且行波磁场与复合磁场细化效果更加明显。Al-Sn合金中第二相偏析现象减轻,且随着电流强度增加,第二相分布更加均匀;通过对行波磁场(RMF)、旋转磁场(TMF)、复合磁场(RMF+TMF)处理后Al-Sn合金中的第二相分布比较,发现施加旋转磁场时,部分富Sn相有偏聚现象;而在行波磁场与复合磁场作用下,富Sn相没有明显的偏聚。
关键词:Al-Sn合金;电磁铸造;晶粒细化;富Sn相偏聚
2
|
161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207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超声与变质处理对Al-6Si-3Cu-0.3Mg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谭震林,周全,张连腾,杨成刚
2019, 39(6): 675-681. DOI: 10.15980/j.tzzz.2019.06.025
摘要:对比研究了未处理、B和Sr变质处理、超声处理及超声-变质剂复合处理对Al-6Si-3Cu-0.3Mg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复合处理条件下,不同的超声功率和处理时间对合金铸态和T6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质处理、超声处理和复合处理均可以改善合金铸态与T6态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但复合处理效果最为显著,与未处理相比,其铸态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0.3%和57%,T6态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33.4%和12.9%。在0~900W范围内,随着超声功率不断升高,铸态初生α-Al相和T6态共晶Si逐渐细化;在0~90s范围内,随着超声处理时间延长,铸态初生α-Al相和T6态共晶Si先细化后粗化,转折点为30s。不同条件下,合金铸态抗拉强度变化不大,而其铸态伸长率、T6态抗拉强度与伸长率的变化规律与其组织基本对应。
关键词:超声;变质处理;Al-Si-Cu-Mg合金;组织;力学性能
2
|
6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097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冷热循环处理对电磁搅拌AZ91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姜磊,卞健从,魏子程,聂赛男,郑黎,于宝义,李润霞
2019, 39(6): 681-684. DOI: 10.15980/j.tzzz.2019.06.026
摘要:研究了冷热循环处理对电磁搅拌AZ91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电磁搅拌AZ91镁合金在固溶处理后进行不同时间的深冷处理,再进行相同的时效处理。结果表明,对固溶处理后的电磁搅拌AZ91镁合金进行深冷处理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得到提高,晶粒细化,有第二相粒子析出。深冷处理24h后,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14MPa,伸长率为8.95%。合金在深冷处理后,进行1h时效处理,合金的抗拉强度显著提高,抗拉强度为242MPa。
关键词:电磁搅拌;AZ91合金;固溶处理;深冷处理;时效处理;力学性能
2
|
10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22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铝铸件尺寸测量前恒温时间研究
黄子君,窦祥亮,曾华秋
2019, 39(6): 685-687. DOI: 10.15980/j.tzzz.2019.06.027
摘要: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特性,环境温度对金属零件尺寸的影响较大,所以其尺寸测量需进行恒温测量。以汽车铝铸件为例,研究不同质量以及最大投影面积的铝铸件从试验初始温度达到恒温温度(20±2℃)所需的时间,总结出适用于被试验的铝铸件尺寸测量前的恒温时间。
关键词:铝铸件;尺寸测量;恒温时间
2
|
24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285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Mg-Si二元合金热膨胀性能及Ca添加影响的研究
郭田,周雄,吴树森,杨雄,吕书林,李建宇
2019, 39(6): 687-691. DOI: 10.15980/j.tzzz.2019.06.028
摘要:研究了Mg-xSi(x=1、2、3、4,质量分数)二元合金以及添加合金元素Ca的Mg-4Si-yCa(y=0、0.2、0.4、0.6、0.8、1.0)合金的热膨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增加,Mg-Si合金热膨胀系数逐渐下降。当Si含量为4%时,室温(RT)至100℃的平均热膨胀系数由2.600×10
-5
/℃下降至1.798×10
-5
/℃;随着Ca含量增加,Mg-Si-Ca合金中初生Mg
2
Si相的形态由树枝状晶转变为规则多面体,平均尺寸先减小后增加,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
关键词:Mg-Si合金;热膨胀系数;Ca变质;显微组织
2
|
96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29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氩气精炼除气时间对A356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刘凤财,荣天爱,汤雪卫
2019, 39(6): 692-696. DOI: 10.15980/j.tzzz.2019.06.029
摘要:借助真空负压密度仪、OM、XRD、SEM、EDS与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精炼时间对A356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精炼时间延长,熔体密度当量由11.4%降至1.6%,随后增至3.4%。A356合金铸态组织主要由初生α-Al基体、共晶Si相与少量Mg2Si相组成,共晶Si沿晶界均匀分布,经T5热处理后共晶Si相形貌由不规则板片状转变为球状,断裂机制由沿晶断裂转变为韧窝断裂,Si相长度由184μm降至28μm。随着精炼时间延长与试样厚度降低,内部缺陷由缩孔转变为缩松。相同精炼时间下随着试样厚度增加,力学性能持续下降;同一厚度试样,力学性能随着精炼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12mm试样铸态与T5态平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与断面收缩率分别为206.3MPa、106.0MPa、6.8%、11.2%与281.3MPa、231.6MPa、10.8%、18.9%,断口晶界处Si相颗粒平均尺寸约为8μm。
关键词:A356合金;精炼除气;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2
|
8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39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丰田工业电装昆山工厂扩建铝合金铸造生产线
2019, 39(6): 594.
摘要:<正>丰田工业电装空调压缩机(昆山)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人民币,在现有汽车空调压缩机及零部件项目基础上实施扩建,年扩建汽车用空调压缩机128万台,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128万台,前缸盖128万件、后缸盖128万件。据了解,丰田工业电装空调压缩机(昆山)有限公司占
2
|
26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274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中国镁合金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万丰举行
2019, 39(6): 603.
摘要:<正>2019年4月25日~26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分会主办,万丰集团、新昌县科协及浙江省轻量化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镁合金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万丰广场隆重召开。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大专院校、整车企业、镁产业上、下游共计20余家单位,6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加
2
|
8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541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力劲集团压铸机新生产基地已开工
2019, 39(6): 607.
摘要:<正>来自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的消息,力劲科技智能压铸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已经开工建设。据悉,新生产基地将是力劲集团继深圳(龙华)、中山、上海、宁波、昆山、阜新,以及意大利之后的又一个生产基地,该基地生产经营压铸机及机械零配件、电气控制系统、精密型腔模具、五轴
2
|
1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27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重庆博奥镁铝压铸项目落户江苏张家港
2019, 39(6): 612.
摘要:<正>近日,重庆博奥镁铝汽车轻量化项目签约落户江苏省张家港凤凰镇。项目由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及香港子公司投资建设,将进口大吨位自动化压铸单元岛,生产汽车轻量化压铸件。据了解,重庆博奥镁铝压铸项目总投资2亿元,采用镁铝合金材料,建设智能化压铸车间,主要研发、生产仪表盘
2
|
11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538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文灿拟与设备商开发6000t压铸机
2019, 39(6): 634.
摘要:<正>近日,文灿股份旗下的天津雄邦压铸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据悉,天津雄邦注册资本4亿元人民币,总投资10亿元,公司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系集铝合金压铸与精密加工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团董事长唐杰雄透露,天津雄邦引进840t、1 100t、
2
|
2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277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沈阳自动化所复杂薄壁铝合金零件激光增材修复技术取得新进展
2019, 39(6): 667.
摘要:<正>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功攻克了复杂铝合金薄壁零件激光增材修复技术难题,为某航空企业完成了2批次近10件零件的高效高性能修复。该技术针对我国某型飞机铝合金零件损坏后,备件缺乏无法维修的技术难题,采用激光增材修复技术,实现了铝合金零件的高效修复,修复后的综合力学性能可超过原件水平。该技术使我国某类型飞机的应急维修水平和备件伴
3
|
136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388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自动化金属3D打印试点项目取得成功
2019, 39(6): 674.
摘要:<正>NextGenAM(新一代增材制造)项目于2017年5月启动,由合作伙伴Premium AEROTEC、EOS和戴姆勒联合开发的新一代自动化"增材制造"工艺的试验性生产线。该项目前景一开始便被看好,如今已经取得成功。3D打印,也被称为"增材制造"(AM),作为传统制造技术的补充或替代,这项技术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之所以称之为"增
2
|
112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31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