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关于本刊
刊物简介
刊物征订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融媒体
媒体矩阵
公益直播
热点视频
文章推荐
服务中心
作者服务
专家服务
资源下载
会议
联系我们
最新刊期
2017
年
第
37
卷
8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试验研究
Al-Si合金力学性能与初生α-Al相数量的相关性研究
姚丽娟,南瑞华,朱满
2017, 37(8): 813-815. DOI: 10.15980/j.tzzz.2017.08.001
摘要:采用图像分析仪对细化前后铸态A356铝合金组织中的初生α-Al枝晶数量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A356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初生α-Al相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Al-5Ti-1B添加量大于0.5%时,组织内形成细小的等轴晶。α-Al枝晶的数量随着细化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线性拟合结果揭示了抗拉强度、伸长率、质量参数和初生α-Al数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A356铝合金;力学性能;晶粒细化;α-Al初生相
2
|
130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333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铸态及挤压态Mg-11Li-3Al-xZr合金的组织及性能
刘旭贺,解海涛,刘洋,肖阳
2017, 37(8): 816-820. DOI: 10.15980/j.tzzz.2017.08.002
摘要: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及挤压变形制备了铸态及挤压态的Mg-11Li-3Al-xZr(x=0、0.1)合金,采用OM、XRD、SEM、EDS观察并分析了合金的显微组织,测试了不同状态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g-11Li-3Al-xZr合金均含有β-Li、α-Mg、θ-MgLi
2
Al、AlLi相,Mg-11Li-3Al-0.1Zr合金中还存在Al
3
Zr相。铸态合金晶粒粗大,挤压变形过程中发生动态再结晶使晶粒细化。Zr的添加能明显细化晶粒,尤其在挤压后Mg-11Li-3Al-0.1Zr合金晶粒尺寸仅为Mg-11Li-3Al合金的1/4左右。铸态时两种合金力学性能相近,Mg-11Li-3Al-0.1Zr合金伸长率略低;挤压变形后两种合金伸长率较高,而且由于加工硬化和细晶强化作用,强度明显提高,Mg-11Li-3Al-0.1Zr合金的强度达到194 MPa,较铸态提高32.8%。
关键词:镁锂合金;挤压;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2
|
165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169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实用研究
粉末冶金装粉过程的充型均匀性研究
江帆,肖纳,黄春曼
2017, 37(8): 820-823. DOI: 10.15980/j.tzzz.2017.08.003
摘要:采用EDEM软件模拟移动送粉靴中粉末充型流动过程,并分析粉末充型的均匀性。结果显示,当送粉靴移动速度较低时,粉末以鼻流为主,型腔能够完全充满。而当送料靴移动速度增大后,粉末出现块流,送粉靴推动一部分粉末滑过型腔而来不及下落充型,型腔仅能部分充满。进一步建立了粉末填充率计算公式,为装粉工艺操作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送粉靴;EDEM;均匀性;数值模拟;装粉流动
2
|
13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186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Al-Mg-Si-Cu合金薄板不同取向的组织与性能
王文熙,孙有平,周学浩,何江美,李旺珍
2017, 37(8): 824-826. DOI: 10.15980/j.tzzz.2017.08.004
摘要:采用拉伸测试、金相组织观察、断口组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轧制态和热处理态Al-Mg-Si-Cu合金板材在不同取向条件下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l-Mg-Si-Cu合金板材表现了比较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随着与轧制方向取向角的增大,轧制态Al-Mg-Si-Cu合金板材的强度先减小后增大,伸长率则先增大后减小;经热处理后,Al-Mg-Si-Cu合金的强度与伸长率均随着取向角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60°方向其抗拉强度具有最大值,为366.3 MPa,在45°方向其伸长率最大,为24%。
关键词:Al-Mg-Si-Cu合金;平面各向异性;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2
|
90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116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Yb对A356铝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徐衡
2017, 37(8): 827-830. DOI: 10.15980/j.tzzz.2017.08.005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研究了稀土Yb对A356铝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b显著细化了A356合金中α-Al的晶粒尺寸,二次枝晶间距从41μm减小到30μm。共晶Si组织由粗大的针状或板条状细化为纤维状。添加Yb的A356铝合金中生成了一种新的AlSiYb金属间化合物。随着Yb含量的增加,A356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先增大后减小,当Yb含量为0.2%时,合金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其抗拉强度为195 MPa,伸长率为4.8%。
关键词:稀土Yb;A356铝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2
|
153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197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时效工艺对熔铸制备的导电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郑振兴,丁霞,王景辉,戚龙飞,朱德智
2017, 37(8): 831-833. DOI: 10.15980/j.tzzz.2017.08.006
摘要:主要研究了时效处理工艺对熔铸工艺制备成形的6101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金相观察(OM)、能谱分析(EDS)、拉伸测试、硬度测试以及电导率测试等手段,分析了时效温度及时间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
1
60℃时效时,随着时效温度增加,合金的屈服强度、硬度逐渐提高。当时效温度一定时,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合金的强度、硬度均呈上升趋势。对于6101铝合金,最优的时效处理工艺为140℃×8h。
关键词:熔铸;导电铝合金;时效处理;力学性能;电导率
2
|
13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145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计算机应用技术
模铸法制备GCr15扁锭模拟与微观组织研究
程琪,万乐,于晓华,刘建雄,詹肇麟,张冠群,刘成
2017, 37(8): 834-837. DOI: 10.15980/j.tzzz.2017.08.007
摘要:采用Pro/E三维建模,通过ProCAST软件模拟了模铸法制备3.1t的GCr15扁锭的凝固过程,分析了钢锭充型过程中温度场及固相率,预测了钢锭可能产生缩松和缩孔缺陷的位置,研究了其宏观铸造组织。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其微观组织,使用屏显式材料端面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微观组织结构对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钢锭的凝固顺序:轴向上由钢锭底部向钢锭帽头处推进,径向上从型壁向钢锭的中心逐步进行;钢锭的缩孔集中在帽头部位,钢锭中心易产生缩松;条状、六方棱柱状的M7C3型碳化物对GCr15铸锭的耐磨性影响显著。
关键词:GCr15钢;模铸;ProCAST;数值模拟;缩松、缩孔
2
|
14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175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铝硅合金铸件补缩工艺辅助设计平台研究与开发
郝晓宇,毛红奎,孟宪宝,丁宏
2017, 37(8): 837-839. DOI: 10.15980/j.tzzz.2017.08.008
摘要:通过对铝硅合金简单件补缩系统进行设计,对凝固时间与冒口尺寸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补缩系统计算模型;同时对浇注系统设计常见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浇注系统设计模型;以MyEclipse软件作为系统开发平台,Java语言进行脚本程序的编译,通过MySQL和JDBC组件完成对数据库的创建、管理;通过平台编译、连接,完成铝硅合金铸件补缩工艺辅助设计平台的开发,最后以泵壳体为例,对本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铝硅合金;补缩系统;辅助设计平台
4
|
4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165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综述
大塑性变形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
梁博,王庆娟,周晓,周滢,芮星
2017, 37(8): 840-844. DOI: 10.15980/j.tzzz.2017.08.009
摘要:综述了大塑性变形法制备超细晶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等通道角挤压和高压扭转法两种主要的变形工艺,探讨了超细晶的晶粒细化原理,分析了大塑性变形加工对材料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展望了利用大塑性变形技术制备超细晶结构金属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超细晶材料;晶粒细化;力学性能;大塑性变形
2
|
716
|
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327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铜铝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吕世敬,谢敬佩,王爱琴,毛志平,刘帅洋,田捍卫
2017, 37(8): 844-849. DOI: 10.15980/j.tzzz.2017.08.0010
摘要:介绍了铜铝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应用,总结了其界面复合机理、界面层的形成过程、界面层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长大规律及其对复合材料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铜铝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铜铝复合材料;复合机理;金属间化合物
2
|
462
|
1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253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半固态加工
半固态挤压铸造ZL117活塞中初生Si的组织演变
汤安,李坤全,刘希东,卢德宏
2017, 37(8): 850-852. DOI: 10.15980/j.tzzz.2017.08.011
摘要:采用半固态挤压铸造方法制备了ZL117合金活塞,研究了活塞不同部位的初生Si的变化。结果表明,初生Si相等效直径由上至下变大,与上部相比,中部、下部分别增加17%和25%;活塞上部初生Si相的固相率比下部显著降低。活塞上部晶粒细化效果最好、Si含量较低,中、下部初生Si较粗大、含量较高。
关键词:半固态挤压铸造;过共晶Al-Si合金;活塞;初生Si
2
|
63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284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保持时间对半固态铸-锻6061合金成分偏析的影响
谭建波,李立新
2017, 37(8): 853-855. DOI: 10.15980/j.tzzz.2017.08.012
摘要:采用手工搅拌法制备了半固态6061合金,利用压力机及杯形试验模具,进行6061半固态铸-锻成形,研究了保持时间对6061半固态铸-锻成分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时间越长,试样上部、中部、底部Si、Cu、Mg元素的含量越接近原始含量。保持时间在0、1、2s时,试样上部、中部的Si、Cu、Mg元素含量都比试样原始Si、Cu、Mg元素含量高,属于正偏析,而试样底部Si、Cu、Mg元素含量始终比试样原始Si、Cu、Mg元素含量低,为负偏析。保持时间≥3s后,试样上部、中部、底部Si、Cu、Mg元素偏析程度显著降低。
关键词:半固态铸-锻;保持时间;6061合金;成分偏析
2
|
68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989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压力铸造
锌合金抽屉拉手压铸模设计
祁倩,关月华
2017, 37(8): 856-857. DOI: 10.15980/j.tzzz.2017.08.013
摘要:对锌合金抽屉拉手压铸件进行了工艺分析,介绍了卧式热室压铸机用压铸模的模具结构设计、分型面选择、浇注系统设计和脱模机构设计过程,阐述了该模具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对卧式热室压铸机用压铸模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锌合金;压铸模;压铸
2
|
10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130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真空压铸型腔压力的计算模型与验证
付加攀,赵海东,简伟文,杨艺东,黄毅,尹之华
2017, 37(8): 858-861. DOI: 10.15980/j.tzzz.2017.08.014
摘要:对真空压铸抽真空过程中型腔压力的变化,建立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实际抽真空过程中模具泄漏对型腔压力的影响。通过实测型腔压力的数据拟合,对该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抽气效率和模具密封对型腔压力的影响,总结出一种评价真空系统抽气能力和模具密封性能的方法。
关键词:真空压铸;型腔压力;模具泄露;计算模型
2
|
96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343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差压铸造铝合金中间箱体的研制
李素梅,范云波,孙占春,陈大辉,王群,邢志媛,汤进军
2017, 37(8): 862-865. DOI: 10.15980/j.tzzz.2017.08.015
摘要:对差压铸造铝合金中间箱体铸型进行了设计,研究了差压铸造工艺及热处理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铝合金中间箱体进行了检验及测试。结果表明,铝合金中间箱体毛坯轮廓清晰,无浇不足、冷隔、裂纹等铸造缺陷,显微组织致密,其拉伸试样断口呈延性断裂;本体的抗拉强度为397 MPa、伸长率为6%。
关键词:铝合金中间箱体;差压铸造;铸造缺陷
2
|
11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004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基于AnyCasting的铝合金座椅骨架挤压铸造工艺优化
杨南
2017, 37(8): 866-869. DOI: 10.15980/j.tzzz.2017.08.016
摘要:以某车辆铝合金座椅骨架为研究对象,设计其挤压铸造工艺方案,运用AnyCasting软件对铸件的挤压铸造充型、凝固过程进行模拟,预判缩孔、缩松缺陷的发生部位,分析缺陷原因。采用局部增压与建立补缩通道技术优化方案,消除了缩孔、缩松缺陷。研究表明,对铸件厚大部位反向局部增压,当增压压力为100 MPa,增压时间为0.5s时,局部增压效果理想。应用优化方案生产铸件,得到铸件质量良好,无明显缺陷,铸态下铸件的抗拉强度达到271 MPa,伸长率达6.52%,符合标准要求。
关键词:座椅骨架;铝合金;挤压铸造
2
|
145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069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铝合金节温器壳体压铸工艺数值模拟与优化
熊博文,万红
2017, 37(8): 869-872. DOI: 10.15980/j.tzzz.2017.08.017
摘要:设计了铝合金节温器壳体的压铸工艺方案,模拟了充型流场、温度场并预测了缩孔、缩松易出现的位置,优化了该铸件的压铸工艺。采用冷却水道的方法优化了铸件温度场,降低了其出现缩孔、缩松的可能性。经实际生产验证,优化工艺可以高效生产出合格铸件。
关键词:压铸;数值模拟;温度场;缩孔、缩松
2
|
109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999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具有多抽芯机构的转向器壳体压铸模设计
谭伟,程芳
2017, 37(8): 873-874. DOI: 10.15980/j.tzzz.2017.08.018
摘要:对总体尺寸较长且多个不同方位存在孔位的管状零件,在压铸模设计时,分型面的选择及成型部分的分割将决定抽芯机构的数量及抽芯方式。转向器壳体压铸模采用了过中心线的平面分型,布置了2个液压抽芯机构及4个机动斜导柱抽芯机构,简化了模具结构,实践证明,该方案合理可行。
关键词:压铸模;转向器壳体;抽芯机构
2
|
90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052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精密铸造
精密铸造用DZ125合金返回料净化处理研究
解方良,骆合力,李尚平,王建涛
2017, 37(8): 875-877. DOI: 10.15980/j.tzzz.2017.08.019
摘要:利用真空水平连铸技术净化处理了100%的精密铸造DZ125合金返回料,制成合金锭。通过大样电解法测定了返回料母合金的夹杂物含量,分析了返回料母合金的化学成分、气体含量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真空连铸DZ125合金返回料母合金的大块夹杂物含量达到了新料水平,由平均每10kg含8.30mg降至每10kg含5.74mg夹杂物;化学成分、O、N气体含量、微观组织与新料基本一致,完全满足DZ125合金技术标准要求。
关键词:DZ125合金;真空水平连铸;高温合金返回料;夹杂物
2
|
136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985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3D打印技术
热处理对SLM成形的Inconel 718合金组织的影响
邓晓阳,鲁世强,Wang Yachao,Shi Jing,欧阳德来
2017, 37(8): 878-881. DOI: 10.15980/j.tzzz.2017.08.020
摘要:研究了固溶+双级时效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SLM)工艺制备的Inconel 718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形态和析出相的影响。结果表明,SLM沉积态合金为椭圆状晶组织,其由细小柱状晶组成。沉积态合金经固溶处理后转变成等轴细晶组织,且随固溶温度升高,晶粒尺寸增大。经固溶+双级时效处理后,合金会在晶界和晶内析出多种析出相,在940
1
020℃固溶过程中晶界析出短棒状δ相(Ni3Nb),在620
7
20℃时效过程中晶内析出针状δ、圆盘状γ″(Ni3Nb)和黑点状γ′相(Ni3Al,Ti)。
关键词:Inconel 718高温合金;固溶+双级时效处理;组织;析出相
2
|
366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152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特种合金
锻态Ni60Ti形状记忆合金的高温循环氧化行为
舒小勇,胡林丽,鲁世强,李贵发,王克鲁
2017, 37(8): 882-886. DOI: 10.15980/j.tzzz.2017.08.021
摘要:研究了锻态Ni60Ti形状记忆合金在750
8
50℃的空气中的高温循环氧化行为,采用OM、XRD、SEM和EDS对氧化层的组织和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温度升高,合金氧化速度加快,氧化增重增大。在循环氧化前期(0
3
0h),氧化速度较快,反应级数n值均小于2;在循环氧化中后期(30
1
02h),750℃和800℃的n值大于2,而850℃时由于氧化层开裂、剥落,导致其n值(1.927)小于2。随着氧化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由表及里,形成了4层结构的氧化层,依次为:TiO
2
、TiO
2
+NiTiO
3
、TiO
2
+NiTiO
3
+Ni、Ni3Ti。
关键词:Ni60Ti形状记忆合金;循环氧化;氧化动力学;氧化层
2
|
89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245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复合材料
激光熔覆SiC
p
/Ni35覆层组织与磨损性能研究
丁紫正,潘成刚,常庆明,吴琼
2017, 37(8): 886-890. DOI: 10.15980/j.tzzz.2017.08.022
摘要:为提高热作模具钢H13钢的耐磨性,采用激光熔覆在H13钢表面制备了SiC
p
/Ni35熔覆层。用XRD、OM、SEM和EDS对熔覆层的物相、组织和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了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用高温磨损试验机测试了熔覆层的常温和高温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由γ-Ni(Fe)固溶体、增强相M
7
C
3
以及硼化物、硅化物和石墨构成。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常温及高温摩擦性能都比H13钢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激光熔覆;SiCp;Ni35;高温磨损
2
|
128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072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基于电磁成形制备连续C
f
/Al复合材料
郑菲,黄尚宇,刘生发,许兰娇,雷雨,周梦成
2017, 37(8): 891-894. DOI: 10.15980/j.tzzz.2017.08.023
摘要:利用电磁成形技术制备连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解决了传统制备工艺中界面反应严重、制备周期长、设备要求高等问题。在碳纤维预热温度为380℃,熔炼温度为900℃,最终保温温度为750℃等工艺参数下,研究了电磁成形过程中放电电压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放电电压为2 500V时,复合材料界面平整,结合良好,界面处未见Al
4
C
3
脆性相的生成,且相比基体,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从91.10 MPa提高到了101.76 MPa,增加了11.7%,硬度(HBW)达到35.8。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电磁成形;放电电压;微观组织
2
|
14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903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泡沫金属夹层厚度对压印连接强度的影响
赵得锁,何晓聪,雷蕾
2017, 37(8): 895-898. DOI: 10.15980/j.tzzz.2017.08.024
摘要:分别对添加1.0、1.5、2.0mm泡沫铜夹层的5052Al-泡沫铜-5052Al"三明治"板进行压印连接,对连接好试件的截面进行直观检测,分析接头成形质量;通过拉伸-剪切试验,分析接头的载荷承载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对失效后的接头断口进行扫描,从微观层面分析接头失效机理。结果表明,泡沫铜夹层厚度增加导致颈部厚度增加,镶嵌量减少,载荷承载能力相应提高,但对能量吸收能力影响不大,接头失效形式为颈部断裂,微观断裂特征为韧窝断裂。
关键词:压印连接;泡沫金属;拉伸-剪切试验;断口分析
2
|
9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121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轻有色合金
ZL204A靴座铸件凝固成形工艺研究
郑卫东,樊振中,罗传彪,王进,杜旭初,李大奎,厉沙沙
2017, 37(8): 899-902. DOI: 10.15980/j.tzzz.2017.08.025
摘要:以某ZL204A靴座铸件为研究对象,结合OM、SEM、拉伸性能试验机与FEM数值仿真计算,测试了其凝固成形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开放式充型凝固成形工艺,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截面比为1∶5.8∶10,设置合理的冒口,借助FEM仿真计算优化,实现了顺序凝固。铸态平均晶粒尺寸约为84μm,T6态的平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伸长率分别为472 MPa、370 MPa与8.4%,断裂机制以韧窝断裂为主,附带部分沿晶断裂。
关键词:ZL204A;凝固成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2
|
42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203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Al-Ti-C细化剂对2219铝合金形核及过冷度的影响
刘瑞已
2017, 37(8): 903-906. DOI: 10.15980/j.tzzz.2017.08.026
摘要:在2219铝合金凝固阶段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Al-Ti-C细化剂,利用光学显微镜(OM)、差示量热法(DSC)等研究了铸锭的凝固组织,并从合金的微观组织及过冷度演变规律展开研究,探讨Al-Ti-C细化剂对2219合金铸锭组织的细化机理。结果表明,Al-Ti-C细化剂的添加能促使晶粒细化,且细化剂含量为0.5%时具有最佳的细化效果;铝熔体过冷度随着晶粒细化剂含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当Al-Ti-C含量大于0.5%时,过冷度不再显著降低;Al-Ti-C熔化后分解出的TiC粒子可作为异质形核核心,凝固阶段TiC粒子的团聚导致形核基底颗粒增大,使得润湿角与临界形核能下降,减小了熔体形核时所需过冷度。
关键词:2219铝合金;Al-Ti-C细化剂;过冷度;质量分数
2
|
221
|
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339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TC16钛合金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研究
潘光永
2017, 37(8): 907-911. DOI: 10.15980/j.tzzz.2017.08.027
摘要:针对TC16钛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高温压缩变形试验,研究该合金在700
9
50℃,应变速率为1
1
0s
-1
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及组织演变,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合金的流变应力方程,并利用其应变硬化率θ与应变ε的θ-ε曲线确定其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ε
c
。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一定时,流变应力在700
8
50℃温度区间变形时比850
9
50℃变形时的递减幅度大;当合金变形量达到50%时,在较高应变速率(如6)ε=10s
-1
)下变形,可使组织中的再结晶晶粒尺寸进一步细化。
关键词:TC16钛合金;流变应力;显微组织;动态再结晶
2
|
171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994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FSP对AZ31合金型材加工硬化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杨晓敏,董锋,刘守法
2017, 37(8): 911-913. DOI: 10.15980/j.tzzz.2017.08.028
摘要:对AZ31镁合金挤压型材实施了搅拌摩擦加工(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搅拌摩擦加工对试样加工硬化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经搅拌摩擦加工后,晶粒得到细化,均匀伸长率和总伸长率相近,室温伸长率达22%;拉伸应变超过0.03时,搅拌区材料的加工硬化率超过母材,此时搅拌区和母材的显微组织中均出现变形孪晶,不同的是搅拌区材料的变形孪晶整体呈带状分布,且加工硬化率也较高。
关键词:搅拌摩擦加工;加工硬化率;力学性能
2
|
139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160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Al含量对Al-Mg
2
Si复合涂层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范春,龙威,周小平
2017, 37(8): 914-918. DOI: 10.15980/j.tzzz.2017.08.029
摘要: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不同Al含量的Al-Mg
2
Si复合涂层。用XRD、SEM、EDS分析涂层的物相组成、组织及元素成分;通过电化学试验和浸泡试验测试试样的耐腐蚀性,并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研究Al含量对涂层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含量越高,涂层组织越致密,孔洞和裂纹越少。Al含量为60%时涂层的耐腐蚀性最佳,显微硬度最高,腐蚀电位为-1.363 5V,腐蚀电流密度为0.457 8mA/cm
2
,显微硬度(HV)为300左右。
关键词:AZ31B镁合金;火焰喷涂;Al-Mg2Si复合涂层;耐腐蚀性能
2
|
62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065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大型薄壁钛合金头罩铸造工艺设计及应用
余国康,范李鹏,王宝兵,李宝辉,顾辉旺,杨剑
2017, 37(8): 918-920. DOI: 10.15980/j.tzzz.2017.08.030
摘要:采用石墨型铸造工艺制备了大型薄壁钛合金头罩铸件。针对头罩高度大、壁薄的特点,设计了3套浇注系统:卧式阶梯式浇注系统、头锥置上顶注式浇注系统以及尾部朝上雨淋式浇注系统。结果表明,卧式阶梯式浇注系统表面裂纹多且密集,不能满足产品要求。两种顶注式浇注系统表面裂纹少,能够生产出优质钛合金头罩。
关键词:钛合金;薄壁铸件;表面裂纹;铸造工艺
2
|
123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225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铸造ZL205A合金的变质处理与蠕变性能研究
韩玉科,杨琦
2017, 37(8): 921-924. DOI: 10.15980/j.tzzz.2017.08.031
摘要:对比分析了未变质和不同La含量变质的ZL205A合金在180、200和220℃的高温蠕变性能,探索了未变质和La变质ZL205A合金在不同温度和外加应力条件下的显微形貌演变,分析了La变质ZL205A合金的高温蠕变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相同蠕变温度和外加应力作用下,La变质ZL205A合金的稳态蠕变速率都要低于未变质ZL205A合金,且在La含量为0.3%时最低;经过La变质处理的ZL205A合金的表观应力指数都高于相同蠕变温度下的未变质ZL205A合金,且0.3%的La变质ZL205A合金的表观应力指数最高,未变质和La变质ZL205A合金的蠕变控制机制为高温位错滑移或者攀移;La变质处理后,ZL205A合金中纳米θ′相的析出数量有所增多,且纳米θ′相的高温稳定性得到改善;蠕变前后,0.3%的La变质ZL205A合金晶界处断续颗粒状Al11La3相的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在高温蠕变过程中可以起到阻碍晶界运动的作用。
关键词:La;ZL205A合金;变质处理;组织;蠕变性能
4
|
10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1035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Mn、Ce含量对Al-Mn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颜寒,张静,顾晓栋,程朝霞
2017, 37(8): 925-928. DOI: 10.15980/j.tzzz.2017.08.032
摘要:研究了Mn、Ce及冷却速度对Al-Mn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n含量增大,合金中板条状Al
6
Mn组织粗大化,并由平行分布变成无序分布;Ce含量为0.15%
0
.45%的Al-Mn-Ce合金中Ce主要以Al
3
Ce形式存在;合金显微组织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而细化。
关键词:Al-Mn合金;Ce;显微组织
2
|
7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10979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8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