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本刊
刊物简介
刊物征订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融媒体
媒体矩阵
公益直播
热点视频
文章推荐
服务中心
作者服务
专家服务
资源下载
会议
联系我们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关于本刊
刊物简介
刊物征订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融媒体
媒体矩阵
公益直播
热点视频
文章推荐
服务中心
作者服务
专家服务
资源下载
会议
联系我们
最新刊期
2024
年
第
44
卷
第
11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数智化铸造与增材技术
数据驱动的出口管熔模铸件夹杂预测与工艺优化
AI导读
“
在铸造工艺领域,专家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夹杂预测与工艺优化方法,精度提升至94.7%,缺陷率降低52%和40%。
”
李天佑,王玉,计效园,余朋,常玎凯,殷亚军,周建新
2024, 44(11): 1441-1446. DOI: 10.15980/j.tzzz.2024.11.001
摘要: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夹杂预测与工艺优化方法。首先,基于华铸ERP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及清洗;其次,建立结合粒子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的缺陷预测模型(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 PSO-BP),相比普通BP神经网络,精度由92.1%提升至94.7%;最后,提出结合K近邻插补法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工艺优化方法(K-Nearest Neighbors Imputation-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KNN-IPSO)。经模拟验证,相比生产前工艺在不同扰动下优化算法的缺陷率分别降低了52%和40%。
关键词:熔模铸件;BP神经网络;改进粒子群算法;K近邻插补法
365
|
4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39851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Cu中间层对钢/钛异种材料激光增材制造连接界面的组织演变影响
AI导读
“
在增材制造领域,研究者利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通过双层Cu合金中间层实现钛合金与钢的高质量连接,避免了金属间化合物生成和裂纹缺陷。
”
李纯,罗镇霆,乐国敏,杨晓珊,王斗
2024, 44(11): 1447-1453. DOI: 10.15980/j.tzzz.2024.11.002
摘要:以中碳低合金钢为基板,分别以单层及双层Cu合金为中间层,利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进行了TC4钛合金与钢的增材制造连接,分析了界面处的组织特征。研究发现,采用单层纯Cu作为中间层无法避免Ti-Fe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导致观察到的界面及钛合金层开裂。采用双层Cu合金作为中间层可以有效隔离Ti、Fe元素,获得无明显孔洞与裂纹缺陷的钢/钛增材制造连接界面。双层Cu合金中间层中存在明显的组织差异,第一层Cu合金由于富Fe颗粒的异质形核作用,呈现细小的等轴晶组织,而第二层Cu合金则在定向热流的作用下形成略微粗大的柱状晶。
关键词:增材制造;钢/钛接头;异种材料;连接界面;微观组织
307
|
2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39849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机器学习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AI导读
“
在增材制造领域,机器学习技术识别数据模式,优化工艺参数,提升零件性能,为过程控制与性能优化提供指导。
”
操宇恒,陈超越,郭铠,胡涛,徐松哲,王江,任忠鸣
2024, 44(11): 1454-1464. DOI: 10.15980/j.tzzz.2024.11.003
摘要:增材制造广泛应用于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但仍面临材料种类受限、零件质量和性能不稳定,以及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间的复杂关系等挑战。作为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机器学习具备识别数据中模式和趋势的优势,成为推动增材制造研究的重要工具。综述了机器学习在增材制造中的应用,包括模型参数选择、冶金缺陷与性能预测、原位监控及合金成分、工艺流程和几何结构优化,旨在为增材制造的过程控制与性能优化提供指导。
关键词:机器学习;增材制造;实时监控;缺陷控制;力学性能
176
|
7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036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基于界面传热系数逆向求解的ZL205合金精密铸造流动及凝固规律仿真研究
AI导读
“
精密铸造技术新突破,ZL205合金成形能力提升,500°C预热、空冷条件下极限成形能力约3毫米。
”
杨劼人,李霄玥,王晔,廖泽,李程
2024, 44(11): 1465-1470. DOI: 10.15980/j.tzzz.2024.11.004
摘要:基于精密铸造技术,通过凝固冷却过程多点测温并结合有限元计算,进行了ZL205合金浇注界面传热系数反算,以提升仿真过程的物理场求解精度及可信度。在此基础上,在型壳预热200、500 ℃和空冷、风冷条件下,对多类型、多尺寸样件进行了浇注过程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讨论了合金流动、凝固、成形能力及缺陷防止手段。本研究发现高型壳预热温度可以显著提升合金成形能力和抑制铸造缺陷,500 °C预热、空冷条件下ZL205合金极限成形能力在3 mm左右。
关键词:ZL205合金;精密铸造;界面传热系数;有限元计算
324
|
1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136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基于砂铸生产大数据的铸件缺陷质量分析
AI导读
“
在砂型铸造领域,专家基于大数据模型分析,有效减少铸件缺陷,提高生产效率。
”
官邦,汪东红,疏达,计效园,周建新,朱守琴
2024, 44(11): 1471-1477. DOI: 10.15980/j.tzzz.2024.11.005
摘要:针对砂型铸造工艺复杂,各工艺参数相互影响,铸件质量难以控制,废品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模型减少铸件缺陷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分析方法。采集工厂的数据包括4种缺陷类型及其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数据预处理,将高维数据降至三维后,通过三维散点图可视化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聚类、趋势等信息,建立随机森林(RF)分类模型。结果表明,所有缺陷类别的召回率都在90%以上,通过模型的基尼不纯度分析得到不同工艺参数对缺陷的影响程度。最后结合蒙特卡罗(MC)仿真法进行试验模拟,预测出较优的工艺参数分布。
关键词:砂型铸造;数据驱动;分类模型;质量预测;特征重要性
184
|
2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038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原位合金化调控电弧增材制造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进展
AI导读
“
在电弧增材制造钛合金领域,专家总结了原位合金化方法,分析了合金化元素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提升钛合金性能提供新思路。
”
张萌,王颖,马宗青,杨振文
2024, 44(11): 1478-1488. DOI: 10.15980/j.tzzz.2024.11.006
摘要: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固有的高冷却速率和温度梯度使得沉积钛合金产生粗大的初生β柱状晶粒,降低合金的塑性和疲劳性能。采用原位合金化的方法引入高生长限制因子元素改变熔池凝固,促进柱状晶粒发生等轴化转变是提升沉积态钛合金性能有效的方法。总结了电弧增材制造中原位合金化方法,分析了非金属和金属合金化元素对电弧增材制造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合金化元素诱导柱状晶发生等轴化的转变机理,最后对电弧增材制造钛合金成分设计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合金化;增材制造;钛合金;微观组织
283
|
2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094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工业元宇宙技术在高压铸造岛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
AI导读
“
在工业4.0时代背景下,元宇宙和AR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研究了元宇宙和AR技术在高压铸造岛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提高了协同设计效率,并在运维阶段提供实时直观支持。展望了其在提高装备工业设计和运维效率方面的潜力。
”
刘双勇,刘维洲,赵永刚,闫俊宇,郁彦彬,尹海丽,吴孟武
2024, 44(11): 1489-1497. DOI: 10.15980/j.tzzz.2024.11.007
摘要: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元宇宙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潜力日益凸显。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等大型结构件一体压铸需求的迫切增加,推动了压铸装备行业向大型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快速发展。以高压铸造岛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元宇宙和AR技术在其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利用元宇宙的虚拟模拟能力和AR的直观交互特性,提高了高压铸造岛协同设计效率,并在运维阶段提供实时直观的支持。最后论述了元宇宙和AR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未来应用前景,展望了其在提高装备工业设计和运维效率方面的潜力。
关键词:高压铸造岛;元宇宙技术;增强现实;工业4.0
358
|
3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296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基于机器学习的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力学性能预测
AI导读
“
在压铸铝合金领域,专家利用LASSO回归和机器学习技术,建立了力学性能预测模型,为材料性能优化提供新方案。
”
汪星辰,袁灵洋,王鑫,彭立明
2024, 44(11): 1498-1503. DOI: 10.15980/j.tzzz.2024.11.008
摘要:基于文献与试验获得的压铸铝合金“成分-铸态力学性能”数据,利用LASSO回归获得了10种不同元素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的影响,并获得了小成分波动范围内的线性预测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Adaboost以及支持向量机4种非线性机器学习方法对全样本空间进行训练。结果表明,经过超参数优化后,BP神经网络具有最优的屈服强度与伸长率预测能力,随机森林模型具有最优的抗拉强度预测能力。
关键词:机器学习;高压铸造;铝合金;力学性能预测;免热处理
49
|
3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457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扫描路径和预热温度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AlSi10Mg合金残余应力的影响
AI导读
“
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AlSi10Mg合金领域,研究了不同扫描路径和预热温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热温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基板预热温度的升高,残余应力最高降低了42.7%。
”
蒋军杰,王永彪,樊江磊,傅广,王鹏鹏,周放
2024, 44(11): 1504-1510. DOI: 10.15980/j.tzzz.2024.11.009
摘要:通过有限元模拟了激光选区熔化成形AlSi10Mg合金在不同扫描路径和预热温度下的残余应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相比于扫描路径,预热温度对AlSi10Mg残余应力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基板预热温度从80 ℃上升至300 ℃,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残余应力最高降低了42.7%。与长路径扫描方式相比,短路径扫描方式的温度梯度与温度标准差更小,残余应力也更低。
关键词:激光选区熔化;AlSi10Mg;扫描路径;预热温度;残余应力
18
|
2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279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基于灰色关联性分析的铝合金缸体铸造工艺参数优化
AI导读
“
在铝合金发动机缸体制造领域,专家基于田口设计和灰色关联分析,优化了工艺参数,显著提升了铸件质量和生产效率。
”
邓伟,罗坤,雷基林,宋仲模,徐远志,张勇
2024, 44(11): 1511-1517. DOI: 10.15980/j.tzzz.2024.11.010
摘要:以ZL114A铝合金发动机缸体为研究对象,在初始工艺的基础上,分别以合金浇注温度、充型加压速度、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4个工艺参数为影响因素,并以孔隙率和凝固时间为成形质量评价目标,基于田口设计方法设计16组正交试验,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多目标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工艺为浇注温度为700 ℃、充型加压速度为1.2 kPa/s、保压压力为65 kPa及保压时间为220 s。与初始工艺相比,优化方案工艺下合金的孔隙率下降了18.5%、凝固时间缩短了3.7%。经生产验证,铸件成形质量良好、力学性能优异,验证了优化方案工艺的可行性,有利于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的提高。
关键词:工艺参数;铝合金;灰色关联性分析;缸体
18
|
2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459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研究·复合材料
用于输电导线的瓷刚铝合金TiB
2
/Al的组织性能研究
AI导读
“
最新研究发现,采用瓷刚铝合金TiB2/Al制备的导电铝材,在提高弹性模量的同时,实现了强塑性和电导率的优异组合。
”
赵凯,陈宗宁,郝志刚,康慧君,郭恩宇,王同敏
2024, 44(11): 1518-1521. DOI: 10.15980/j.tzzz.2024.11.011
摘要:采用瓷刚铝合金TiB
2
/Al制备导电铝材,在大幅提升铝材弹性模量的基础上获得了优异的强塑性和电导率组合。瓷刚铝合金通过氟盐反应法向铝熔体中原位生成TiB
2
颗粒以增强铝基体。相比于纯合金而言,瓷刚铝合金晶粒尺寸大幅降低。1070铝合金中添加2%的TiB
2
颗粒,抗拉强度达到161.7 MPa,屈服强度为150.6 MPa,伸长率为7.76%,电导率为35.786 MS/m,弹性模量为73.1 GPa。6201铝合金中添加0.5%的TiB
2
颗粒后抗拉强度提高了55 MPa,电导率提升了1.606 6 MS/m,伸长率未明显降低。
关键词:TiB
2
颗粒;瓷刚铝合金;电导率;力学性能
19
|
1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428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研究·论述
合金型抗菌不锈钢的研究进展
AI导读
“
据最新研究,抗菌不锈钢材料在力学、抗菌、耐腐蚀性能方面取得进展,为新型抗菌金属材料开发提供参考。
”
孙腾飞,高建新,魏翔宇,李运刚
2024, 44(11): 1522-1527. DOI: 10.15980/j.tzzz.2024.11.012
摘要:对目前常用的抗菌不锈钢材料的力学、抗菌、耐腐蚀性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不同种类的优缺点。铜离子型、银离子型抗菌不锈钢分别存在固溶和化学性质活泼的缺点;含Cu,Ag元素的抗菌不锈钢极大地提高了抗菌率,且力学和耐腐蚀性能没有明显降低;含Ga抗菌不锈钢有优异和独特的抗病毒性;Ce元素可以和其他抗菌物质产生协同效应,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新型抗菌金属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并对含不同元素抗菌不锈钢的特性以及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合金型;抗菌不锈钢;镓;铈
21
|
1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294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研究·合金工艺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高锰钢衬板消失模铸造工艺评估
AI导读
“
在消失模铸造高锰钢衬板领域,通过ProCAST软件模拟,发现侧注式浇注的C工艺效果最佳,有效减少缩孔缩松缺陷。
”
张彦超,肖志霞,梁国欣,张花蕊,张亮,刘秀莲,冯建航
2024, 44(11): 1528-1535. DOI: 10.15980/j.tzzz.2024.11.013
摘要:针对消失模铸造高锰钢衬板的缩孔缩松倾向高的问题,利用ProCAST软件模拟了顶注式浇注一箱8件(A工艺)、阶梯侧注式浇注一箱10件(B工艺)和侧注式浇注一箱4件(C工艺)的衬板充型和凝固过程,并评估了3种工艺的铸造缺陷。结果表明,采用A工艺时金属液填充过程出现流动紊乱,而B工艺时充型过程更加紊乱,C工艺时充型过程相对平稳。采用A工艺和B工艺的衬板内部均出现大范围的缩孔缩松缺陷,尤其是B工艺中间6块衬板内部缺陷较为分散,且缺陷位置靠近衬板表面,而C工艺衬板内部缺陷集中于心部。综合比较,最佳的消失模铸造工艺为侧注式浇注的C工艺。
关键词:球磨机衬板;缩松缩孔;ProCAST;消失模铸造
21
|
1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180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Ti-6.5Al-3.5Mo-1.5Zr-0.3Si合金的应变补偿本构方程及组织演变
AI导读
“
在高温变形条件下,Ti-6.5Al-3.5Mo-1.5Zr-0.3Si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及球化机理被深入研究,为合金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
李鑫,刘杰,王克鲁,鲁世强,杨峰
2024, 44(11): 1536-1541. DOI: 10.15980/j.tzzz.2024.11.014
摘要:在变形温度为750~950 ℃和应变速率为0.001~10 s
-1
范围内,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对Ti-6.5Al-3.5Mo-1.5Zr-0.3Si合金进行了高度压缩率为50%的试验。通过对流动应力曲线的分析,以Arrhenius型双曲正弦方程为基础,建立了应变隐含在材料常数中的精度较高的应变补偿本构方程。采用金相显微镜研究了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微观组织的影响,并利用TEM手段分析了球化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变形温度下,当应变速率大于0.01 s
-1
时,α片层以弯折、拉长为主,球化不明显。当应变速率减至0.01 s
-1
时,α片层开始球化,且随应变速率降低和变形温度升高,球化分数增加。此外,随变形温度升高,α相尺寸增大,且发生了α→β相变。球化机制为界面劈开、剪切和动态再结晶。
关键词:Ti-6.5Al-3.5Mo-1.5Zr-0.3Si合金;本构方程;组织演变;球化机制
16
|
1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375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冷变形和热处理对Haynes 230合金晶粒度的影响
AI导读
“
在高温合金领域,专家研究了固溶温度和冷变形对Haynes 230合金晶粒长大的影响,建立了晶粒长大模型,为合金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
杜青山,王平,郝宪朝,卢建强,杨志豪,王隆基
2024, 44(11): 1542-1547. DOI: 10.15980/j.tzzz.2024.11.015
摘要:研究了固溶温度和冷变形对Haynes 230高温合金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规律。对不同固溶温度和不同变形量的Haynes 230高温合金冷轧板进行了15 min的固溶处理,并测量了固溶后的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利用Arrhenius公式建立了不同变形量下的Haynes 230合金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结果表明,在相同固溶温度下,随着变形量增加,奥氏体晶粒尺寸减小;在相同变形量下,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且呈现出先缓后急的特征。变形量分别为0、26%和58%时的奥氏体晶粒长大激活能分别为47、52和119 kJ/mol。
关键词:镍基高温合金;固溶处理;冷变形;晶粒尺寸;显微组织
11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198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超声功率对ZL114A-0.6Y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
AI导读
“
在铝合金领域,研究者发现超声振动功率显著影响ZL114A-0.6Y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1200W超声处理后合金性能最佳。
”
柳玉军
2024, 44(11): 1548-1553. DOI: 10.15980/j.tzzz.2024.11.016
摘要:针对ZL114A-0.6Y合金力学性能不足问题,研究连续超声振动功率对ZL114A-0.6Y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超声振动功率对ZL114A-0.6Y合金的微观组织影响显著。随着超声功率增加,α-Al枝晶先减小后增大,枝晶形状由树枝状、花瓣状向粒状、细小等轴状转变。1 200 W超声功率处理后微观组织最好,晶粒尺寸最小,且共晶Si形貌呈短棒状,分布均匀。另外,Y相体积有所减小,大部分以Al
3
Y化合物点状、块状存在于Al-Si相晶界处。超声振动功率对合金力学性能影响显著,1 200 W超声处理后合金力学性能最佳,平均显微硬度(HV)为124.26,平均抗拉强度为314 MPa,平均伸长率为5.3%。
关键词:ZL114A-0.6Y合金;超声功率;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20
|
1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200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固溶温度对TC21钛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AI导读
“
报道:TC21钛合金固溶温度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固溶温度升高导致初生α相减少,强度先升后降,塑性持续降低。
”
翟欣姣,张明玉,宋一新,岳旭,同晓乐
2024, 44(11): 1554-1558. DOI: 10.15980/j.tzzz.2024.11.017
摘要:以TC21钛合金为研究对象,根据合金的相变点分别设置两相区与单相区温度对合金进行固溶处理,通过微观形貌观察、物相分析、拉伸性能以及断口分析等研究了固溶温度对TC21钛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形貌的影响较大,在固溶温度升高的过程中,组织中的初生α相数量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消失,形貌由长条状向短棒状改变,且等轴化程度逐渐增加。合金的强度随固溶温度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而塑性则呈现出持续降低的趋势。当固溶温度处于两相区时,合金的拉伸断口形貌以韧窝为主,其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当固溶温度处于单相区时,合金的拉伸断口形貌则以岩石状形貌为主,并存在少量尺寸较小的韧窝,断裂形式为脆性断裂。
关键词:TC21钛合金;微观组织;拉伸性能;断口微观形貌
16
|
1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377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研究·合金性能
Zr
50
Cu
34
Al
8
Ag
8
非晶合金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
AI导读
“
在非晶合金领域,研究人员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Zr50Cu34Al8Ag8合金棒材,分析了其结晶动力学行为,为非晶合金研究提供新方向。
”
张山,韦超,孙东云,施志林,张浩然,马明臻
2024, 44(11): 1559-1562. DOI: 10.15980/j.tzzz.2024.11.018
摘要:通过铜模吸铸法制备了Zr
50
Cu
34
Al
8
Ag
8
非晶合金棒材,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合金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等温退火温度升高,非晶合金结晶过程加快。在等温退火条件下,通过Arrhenius方程计算出非晶合金的晶核长大过程的平均激活能为295.4 kJ/mol。在等温退火过程中,Zr
50
Cu
34
Al
8
Ag
8
非晶合金的Avrami指数n介于2.0~2.5之间,表明非晶合金结晶过程中的晶粒长大伴随着形核速率减小。
关键词:非晶合金;等温退火;热力学分析;微观结构
18
|
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373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Sn层厚度对Al
2
O
3
/Ni焊点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
AI导读
“
在材料科学领域,研究人员利用Al-Ni纳米多层膜制备Al2O3陶瓷/Ni自蔓延焊点,发现焊点剪切强度随Sn层厚度变化,为焊接技术提供新思路。
”
刘振宇,刘生发,王振,刘俐
2024, 44(11): 1563-1568. DOI: 10.15980/j.tzzz.2024.11.019
摘要:采用Al-Ni纳米多层膜作为自蔓延放热反应的热源,在室温下成功制备了Al
2
O
3
陶瓷/Ni自蔓延焊点。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焊点截面与断面的组织形貌、元素分布及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Sn层厚度对焊点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点剪切强度随Sn层厚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减小的趋势,当Sn层厚度为30~40 μm时,自蔓延焊点具有良好的剪切强度。焊点呈现脆性断裂,断裂部位主要发生在陶瓷与镀镍层的交界处。
关键词:Al
2
O
3
陶瓷;Al-Ni纳米膜;自蔓延燃烧反应;低温连接
15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39852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抽拉速率对DZ406镍基高温合金组织及元素偏析的影响
AI导读
“
在高温合金制备领域,研究了抽拉速率对DZ406合金组织及偏析的影响,为合金制备提供新思路。
”
廖倚,芦刚,陈晓,陈义斯,严青松,朱劲松,吴昊
2024, 44(11): 1569-1574. DOI: 10.15980/j.tzzz.2024.11.020
摘要:采用快速凝固法(HRS)制备DZ406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试样,研究抽拉速率(3、6、9 mm/min)对合金组织及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抽拉速率由3 mm/min增至9 mm/min,合金的一次枝晶间距由580.47 μm降至510.29 μm,二次枝晶间距由69.15 μm降至65.92 μm;γ′相形态由不规整的蝴蝶状向排列紧密的立方状转变,尺寸逐渐减小,分别由枝晶间的0.55 μm减至0.28 μm,枝晶干的0.27 μm减至0.17 μm;元素偏析程度逐渐减小。碳化物、γ/γ′共晶组织主要分布于枝晶间,碳化物形态由块状向棒状、长条状、颗粒状、网络骨架状进行转变,γ/γ′共晶组织形态由葵花状向块状转变,含量逐渐降低。
关键词:定向凝固;抽拉速率;DZ406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元素偏析
15
|
1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39848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NbC沉淀强化FeCoNiCrMn高熵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
AI导读
“
在材料科学领域,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NbC沉淀相强化的NiCoFeCrMn高熵合金,该合金在873 K下保持了425 MPa的屈服强度以及50.5%的伸长率,屈服强度提高了77%,伸长率几乎没有损失。
”
刘辉,施洋,卢大海,高妞,刘鑫旺,王凯,邹佳鹏
2024, 44(11): 1575-1578. DOI: 10.15980/j.tzzz.2024.11.021
摘要:设计了一种NbC沉淀相强化NiCoFeCrMn高熵合金,在冷轧和再结晶后,退火态(NiCoFeCrMn)
98.4
Nb
0.8
C
0.8
高熵合金基体呈均匀的等轴晶组织,合金内形成了弥散分布的近球形NbC析出相。该合金在873 K下保持了425 MPa的屈服强度以及50.5%的伸长率,与基体合金相比,屈服强度提高了77%,伸长率几乎没有损失。此外,该合金在673~1 073 K呈现出锯齿流变特征,这主要是Nb与C元素的掺杂引起合金较大的晶格畸变以及NbC颗粒的析出导致的。
关键词:高熵合金;微观组织;第二相强化;锯齿流变
16
|
1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40034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应用·压力铸造
某大型ZL205A异型壳体差压铸造缺陷研究
AI导读
“
在异型差压铸造壳体研究中,发现偏析、缩松等缺陷,严重影响材料力学性能。专家分析了缺陷产生原因,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
”
曹喜娟,任广笑,刘永哲,李沛森,郑云凯
2024, 44(11): 1579-1584. DOI: 10.15980/j.tzzz.2024.11.022
摘要:对某大型ZL205A异型差压铸造壳体进行X射线铸件探伤时发现,壳体局部区域出现偏析、缩松等缺陷。以铸造缺陷为对象,统计了缺陷产生的部位以及对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取样观察、金相组织、扫描电镜观察以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缺陷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铸造缺陷主要集中在隙缝浇道附近,缩松和偏析缺陷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合金元素富集,并且缺陷组织的形成严重降低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断口观察发现,正常试样断口出现了较多的韧窝及河流花样,呈现韧性及准解理断裂的混合断裂特征,而缩松及偏析试样的断口呈明显的解理台阶及沿晶断裂的脆性断裂特征。结合工艺过程分析认为,缺陷的产生主要是和铸造收缩应力、温度场温度过高以及精炼不充分有关。讨论了铸造缺陷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降低热应力、避免出现组织过热、促进合金均匀分散的有效预防措施。
关键词:ZL205A合金;差压铸造;缩松;偏析;形成机理
36
|
1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7639850 false
发布时间:2024-12-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